儀規格祭祀自己的祖先,這也是春秋慣例。處理完中山國國君,悼公正式宣佈:“明年春我將於綿上閱兵,諸卿官職調整已經達成一致,武子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今後你就是我的上軍將了。”

趙武躬身謝過忤公的信任。悼公轉而邀請:“武哥為了寡人奔波在外,如今總算回來了,寡人特意設了宴會……”

悼公一直不談正題,趙武乾脆單刀直入:“我聽說衛國的孫林父還在國都等待,懇求我們承認他扶立的新君……眼看就要過年了,我希望儘快給孫林父一個答覆。”

悼公皺了皺眉頭問:“上軍將的意思呢?”

趙武回答:“不是早有定論嗎?明年綿上閱軍,衛國的軍隊是否參與?”

悼公眼前一亮:“這樣最好,我們不給於衛國正式的認可,但可以同意衛國新君以國君的身份帶領衛國軍隊參與綿上閱兵。這樣我們並沒有公開認可衛國的以下克上,只是尊重即成事實。”

趙武馬上肯定:“沒錯!我們並不正面答覆衛國驅逐國君事件,但可以預設衛國新君的事實存在。孫林父是我們的盟友,身為霸主,我們必須庇護他,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不能光讓別人盡義務,在別人需要我們擔當的時候,我們卻把身子背過去。”

悼公搖頭:“武哥你並沒有看清這件事的本質啊!如果我們尊重孫林父,把這件事擔當起來,那麼,今後無論盟友製造的即成事實多麼荒謬,我們都必須事後追認,諸侯國看到這種狀況是不是會認為:只要手腳快把即成事實擺在我們面前,一切事情都合理了。這樣的話人世間還有規則嗎?誰還遵守上下尊卑的人間秩序。”

趙武不以為然:“君上還記得師曠說的話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即使是君主也不能例外。衛獻公沒有履行自己的義務,連衛國的百姓都唾棄了他。如果人世間真有規則的話,我們應該公開聲援衛國孫林父,不應該認為君權可以無限擴張,甚至可以否定其他規則。”

悼公沉默片刻答:“上軍將終究是個卿。”趙武回應:“君上終究是個君主。”

君臣之間剛才的對答,悼公已經換了稱呼,轉而用趙武的官職稱呼對方。他說趙武終究是個卿意思是說:趙武考慮事情是站在卿大夫的立場上。趙武的回應是:你不能站在君權至上的立場上否定全體封建卿大夫階層做出的決定。

悼公已經失去了宴請趙武的興致,他勉強起身一言不發的走入後宮。殿角史官奮筆疾書,記錄下這段對話。趙武沒有理睬史官的動作,他若無其事的站起身來慢慢的走向殿外。

悼公在後宮一座宮殿高處默默地看著趙武像沒事人一樣走出宮城。悼公的弟弟楊幹在一旁提醒:“武子的立場早就變了,我們不能再把武宮守衛的官職交給武子了。”悼公嗤的一聲:“那麼交給誰?交給你嗎?你能夠打得過武子嗎?”楊幹無言以對。

悼公嘆了口氣,感慨:‘我幼年的時候武哥就是我的玩伴。國內我可以信任的是誰?唯有武子啊!有時候忠臣也是諍臣。當初士燮的話雖然很難聽,但我哥哥(指厲公)如果能夠聽得進去一兩分,他怎會被自己的臣子殺死。武哥能堅守自己的立場,從不因為跟誰關係好而動搖這,才是最值得信任的。你看自我即位以來,武哥四處奔波,替我經營這個國家,他雖然陪我玩的時間少了,但我豈會不明白他對我的愛護。說起來,是我欠武哥的多,怎能在這個時候懷疑武哥對我的忠誠呢?我不是也常為了平衡國內的勢力常常侵犯武哥的既得利益。武哥都能理解我,從不就這個問題責難我,怎會不理解他呢?”

楊幹無話可說。

悼公睿智所以他成了霸主,與之相比楚共王遠遠不如,所以他的失敗是必然。

孫林父這時在晉國國都等待了一個多月,他已經把趙武的府邸當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