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你一句我一句的寒暄,說著一些官場套話:“我聽說衛敏大人曾留守肥城,不知肥城現在在何人手中……什麼?你們已攻佔肥城,好得很,晉軍兵鋒所向……哦,不是你們攻佔的,肥城是代人放棄的。好得很,代人攝於晉國兵鋒,連肥城都放棄了,如此一來,駝河南岸估計找不到代人了……武子還是威武,代人弄得趙獲灰頭土臉,武子一出手,代人迴避千里,這就是威風……”

說話間,幾名趙氏武士走上前來,抽出隨身佩戴的匕首,開始肢解地上那頭野牛……衛獻公越想越複雜,看到趙氏士兵亮出了小匕首,他的雙腿哆嗦起來,情不自禁的想到:嗯,趙武子如果把我跟北宮陀都宰了,那麼孫林父就可以順利上位了……這事對趙武子有好處啊!大大的好處。

第三百章 馬屁話可不能當真

趙氏士兵隨身的匕首非常有特色。如今趙氏士兵佩戴的個人器械越來越專業化,比如商匕這種作為餐刀與勺子的存在,現在已經逐漸的功能分離,專業的湯勺已經出現了,而匕首則變成完全用來切割的工具,刀刃的一側還專門配有鋸齒一樣的不規則齒痕,使得切割食品更加方便。

那位趙兵手頭的匕首活像女人的眉毛,細長而彎曲,因此有士兵戲稱它為“解腕眉間刀”。說它是“解腕”是因為匕首刃部只有十幾厘米長,整體形象像一枚蟒蛇的蛇牙,尖齒鋒利,它只比手腕略長,因而得名。這柄刀是鋼刃,細長的刀刃寬度約四五厘米,像女人峨眉一樣呈現自然彎曲。刀柄則常常鑄造成蛇體,或者牛尾、馬尾造型,柄部還經常帶有魚鱗紋、或者馬尾牛尾編成的防滑把。整柄刀放到桌子上,像一位女人嬌媚地皺起眉毛,所以又稱之為“眉間刀”。

這種刀確實鋒利,刀刃側方的魚鱗齒讓它切割起肉類來,顯得非常輕快,常常一劃而過,如同切紙。平常這柄刀當作士兵的餐刀使用,配合勺子就成了士兵的就餐工具。而它的刀尖因為像蛇牙一樣鋒利,又具備了某些叉子的作用,士兵們最喜歡用刀尖扎起小塊食物,大膽地送入嘴中,然後欣賞別人驚奇的目光。

幾個來幫忙計程車兵,原先的職業肯定是屠夫,家中經常殺牛殺豬,所以對牛的關節部位非常熟悉,僅僅憑藉一柄短短的眉間刀,完成了林虎沒能完成的工作:肢解牛的身體。一眨眼工夫,牛皮被完整無缺的剝了下來,牛骨則從每一個關節部位卸開……這兩人的動作很有點庖丁解牛的韻味,充滿了藝術美感。但衛獻公卻不會欣賞,他站在旁邊直打哆嗦。

當士兵開始給牛剝皮的時候,衛獻公只覺得一陣陣皮癢,面板上面彷彿一千隻蟲子爬過,哪裡都癢,恨不能抓撓幾下;當士兵開始拆骨的時候,衛獻公只覺得身上每根骨頭都疼痛;士兵切下牛蹄,衛獻公覺得自己的腳腕不能動了;當士兵開始肢解牛脖,衛獻公覺得自己說不出話來,肯定是嗓子出了問題。

倒是北宮陀看到這兩個士兵的動作,發出一陣陣讚賞:“我曾聽說過庖丁解牛的典故,過去以為那是別人隨口胡說,如今見了這兩人的手法,我才相信,原來這世上真有“舉重若輕”,有這樣用一柄小刀分割牛身的專家。”

正說著,叢林中吹響了號角,號角聲隨即此起彼伏。這號角不是為了驅趕野獸而吹響,圍獵的時候,吹響號角驚散獸群,常常意味著當天的狩獵活動結束了,此時,無論處在陰陽陣何處的獵手,聽到號角都要放下弓箭,聽任野獸逃生。

士兵的解剖動作彷彿一場大戲,看得人入迷了,時光因此悄然而過,眨眼就是太陽西垂。天色漸晚,大約再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太陽將要墜入地平線下。秋末的太陽,餘暉時間比較短,一旦太陽落山,很快就會天黑,所以隨著號角聲響起,狩獵的人都在收拾行裝,盤點自己的獵物,準備回營安歇。

正在整理獵物計程車兵也停下了動作,他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