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走一走,順便觀察一下朝歌這座城市。

朝歌早先是商王國的國都,後來曾做為衛國的都城,再後來,因為戎狄的侵擾,周王室被迫遷都,衛國也不得不將都城遷到帝丘,以迴避戎狄的侵擾與王室的威嚴。當然,也有迴避齊國鋒芒的意思。齊國終究還是將朝歌奪去了,齊莊公萬里奔襲,佔領了朝歌之後,他回軍的時候,因為兵力不足,沒在當地留下多少駐守人員,反而被趙武順手摘了桃子。

現在,朝歌就是這樣的狀況。它本來屬於衛國的城市,有著濃重的衛國色彩。但後來又被晉國管理,晉國人佔據這座城市的時候,壓根沒有歸還的意思,但名義上,他們絕不肯承認自己對朝歌的侵佔,因為這種緣故,晉人對朝歌的管理比較鬆散,這種鬆散按現代話說,就是:尊重本土居民的生活習慣,嚴明法紀,與當地百姓和諧共處。

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晉國人沒有對朝歌實行嚴格的晉國式軍治管制,沒有按照晉國的標準在朝歌劃分一個個武裝公社,也沒有要求當地人像晉國本土一樣,農閒的時候接受嚴格的軍事練。只要當地人遵守晉國的法律,承認晉國人的統治,則一切活動均不干涉。在這種自由的氣氛下,朝歌城憑藉著它無以倫比的地理優勢,只幾年的時間,便超越虎牢,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原樞紐。

叔孫豹是從南城門開始出行的。朝歌城位於江邊,除了一條滔滔的黃河外,其餘方向都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這種地理狀況讓朝歌城難以守衛便於攻取,而佔領這座城市的晉國人無心加固朝歌的城牆,他們仗著自己獨一無二的軍事優勢,自從佔領朝歌后,就沒有費心修繕過朝歌的城牆。

於是,朝歌城原本的城牆就成了老城區,鄰江岸的區域則因為商貿的發達,成了一片更繁榮的新城。如今,老城區駐紮的基本上是晉國的武士,以及朝歌城當地的官員。即使這些官員,他們當中大多數為了圖方便,也在碼頭區域修建了自己的私房,因為按照晉國標準來說,。朝歌城老城區的各項設施都是不完善的,定居於此,日常生活極不方便。

大雪飄飄蕩蕩而下,街道上很少有行人,叔孫豹的馬車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躑躅而行,偶爾有一兩人在風雪中擦肩而過,那些人多數用厚重的皮裘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面目難辨。

晉國人佔領朝歌之後,唯一對朝歌舊城做出的動作就是整修了朝歌的街道,如今朝歌城一水的青石板大路。狹小的朝歌舊城,不一會兒讓叔孫豹從頭看到尾,他的馬車已經到了北城門,叔孫豹在車上揮了揮手,命令御戎:“出北城門,我要去看看碼頭區。”如果說舊城區是衛國的風格,也多少帶一點商王朝的風格,那麼出了城北門,城外的世界就是典型的晉國風格,更確切的說,是典型的趙氏風格。

第三百零二章 掏自家腰包,修別家院子

作為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朝歌城碼頭區非常狹長,它寬約四五里,長度綿延五十里上下。晉國人在這裡修了大大小小林立的城堡,每一座城堡裡面都居住了一個家族,這些城堡被當作倉庫儲存貨物,而城堡外則是該家族修建的商鋪、貨棧。

每一天日出,林立的城堡就像怪獸一樣吐出大量的人群,這些人會沿著石板硬化的道路,消失在城堡附近的各個店鋪裡。等到了傍晚,除少數娛樂設施外,其餘的店鋪則會關門閉首,無數人流像數不盡的小溪匯入城堡中,而後,厚重的城堡大門關閉,將這些人保護起來。這裡畢竟原屬於衛國,與齊國、鄭國、宋國、交界,他們今天是同盟,不見得永遠是同盟。

如今正是正午,雪越下越大,叔孫豹的馬車駛過了路邊一座小城堡,沒有停留的意思。緊接著,前方出現一杆高挑的旗幟,這是一個趙氏風格的酒店。正是趙武首先把招牌的概念引入晉國的商業。早先,晉國的商鋪沒有打旗幟的概念,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