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了趙氏與智氏兩家的長處,當然,也繼承了智氏自覺高人一等的貴族式傲慢。

北方屬於中原炎黃集團,炎黃集團講究禮儀,身為貴族從小所需要接受的禮儀教育繁瑣而複雜。與父親現代人不同的是,趙成並不介意父親又多了個姬妾,春秋人姬妾滿院子那是平常事,相對於大多數春秋人來說,趙武在這方面似乎顯得有些潔癖。如今父親突然開始寵養美姬了,倒讓趙成有點心酸:父親從小生活在荒山,日夜都在逃亡,年輕時代最美好的日子裡,父親為了家族振興日夜操勞,顧不上眷戀美色,顧不上享受生活,如今父親人到中年,才顧得上享受,才知道寵養一兩個喜歡的美女,實在是令人哀傷……

趙成的目光時時瞥向這位楚女,他不奇怪楚女的存在,只是生活在華夏的氛圍裡,他自小被教育要莊重、要有威嚴、要行事出於“禮”、要含蓄……奇怪的是,楚女似乎完全不知道這些,他聽說這些楚女是楚王的宮女,那麼她們接受的應該是楚國宮廷式教育,怎麼,楚國宮廷教育如此熱情奔放,如此不講究含蓄以及如此喜歡扭腰。那位楚女腰肢細的手堪一握,卻片刻不肯停頓,不斷地扭來扭去的,真讓人擔心那細腰扭斷了。

“我是不是也要蒐羅幾位楚女”?趙成退後一步,心說:“只是不知道母親怎麼想?或許應該先跟父親探討一下這個話題。哦,聽說蔡國婦女特別擅長廚藝,總喜歡把自己的男人照顧的,飯菜端到男人牙齒邊。我還聽說,蔡國男人從不喜歡下地幹活,也不喜歡戰鬥,就喜歡在家裡享受女人伺候。而地裡的活兒,幾乎都是女人完成的,不知道父親喜不喜歡這樣的女子。也許父親喜歡,因為父親喜歡研究廚藝,弄幾個蔡國美姬回家,父親今後不用獨自研究美食了,那些女子會替父親操心的……”

趙成心裡想著事,鄭重的向趙武鞠躬:“謹遵命!”趙成是用軍禮答應父親的,晉國軍中的規矩比較嚴,雖父子在軍營,但接受軍令的時候,也要用軍中禮儀彼此應答。

趙武也放下了元帥的威嚴,用親切的姿態詢問趙成:“如此一來,你的婚禮拖延了,不要怪父親,好男兒為國征戰,豈能顧及到家事,等我回去,替你辦一個更加隆重的婚禮。”

趙成退後一步,囁囁的說:“身為臣子,我怎能與君上同期舉行婚禮?如今這樣最好,等君上大婚之後,我再舉行婚禮,才是最妥當的。”

一直粘在趙武身邊,細腰扭來扭尖的楚姬脫口稱讚!“好男兒!”楚姬的突然開口讓趙武臉色一變。在座的人都臉色愕然:楚姬說的是晉國語言。這是楚姬第一次開口,她語調清晰。

春秋時代,人們的審美觀跟後世完全不同。後代的人以手無縛雞之力,毫無反抗能力作為英俊才子的標準,並認為美女就應該愛這樣的才子。而春秋的英俊標準則是孔武有力,能夠保護自己的家人,能夠對外征戰掠奪別國的資源,能夠取得一定地位讓家人受到尊重……楚姬說的是這時代流行的主流觀點,這倒不值得驚愕。

但一直以來,楚姬說的完全是鳥語,她用一副不懂晉國語言的姿態陪伴趙武日日夜夜。趙武因為她不懂晉國語言,所以在商討軍情的時候從沒有迴避楚姬,因此楚姬的開口,倒讓趙武出了一身冷汗。

不過,轉念一想,趙武又啞然失笑了:這是晉國軍營,周圍的都是晉國人,楚姬即使是間諜一類的角色,她怎麼傳遞情報?晉國士兵會聽從她楚國語言的吩咐嗎?

再者說,春秋時代的語言,其實沒有那麼複雜,繼趙武之後百餘年出現的《論語》,總共十五萬餘字(15919字),卻只用了一千三百多個字詞(用字量:1344個),就書寫而成如此的長篇鉅著。所以,這年頭,能熟練掌握一千三百多個字,就已經是類似孔子那樣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至聖先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