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出入的門縫……數九寒冬裡,不能讓楚國人連取暖的柴火都沒有。如果你只是短期圍困,那麼我們宋國也沒有異議,如果要長期圍困……這未免太過分了。

鄭國的子產與楚國沒有那麼強烈的仇恨,鄭國曾在楚國與晉國之間搖擺不定,聽到趙武打算長久圍困楚國郢都,還要阻塞郢都的城門,子產用手捂住雙眼,哀傷的說:“如此一來,百姓何辜?竟然要在這個冬天連取暖的柴火都無法獲得。”子產說的是:元帥,你犯下反社會的罪行了,你長久的圍困楚國都城,使得城市裡的百姓無法取暖,無法從外界獲得食物,以至於陷於飢寒交迫的狀態,宋國易子而食的慘劇將要在楚國重演,這將是“反人類”的罪。

中行吳接到趙武的命令,只感覺到心頭一鬆,他剛才揮舞著大旗,正得意洋洋的準備接受楚王的投降。在他想來,按照趙武一向不喜歡與人爭奪的脾氣,只要他稍稍爭取一下,進入楚國國都,與楚王簽訂“入盟”的榮譽將歸中行氏所有。所以,中行吳在揮舞大旗的時候,肚子裡已經盤算著面對楚王時的貴族式問答。

他心裡倒是還牢牢記著趙武的戰爭目的,反覆提醒自己:嗯,先要求楚王去掉王號,承認天王“天下共主”的身份,願意屈服於周王之下,然後再談論那些細節問題……聽說元帥喜歡黃白之物,我該索要多少黃金與白銀,才能讓元帥滿意?

中行吳還沒有盤算出一個結果,他反覆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但稍加考慮後,覺得晉國大軍兵臨城下,流淌了太多的鮮血,已經打得楚國徹底沒有脾氣,所以原先的目標未免太小家子氣了一點,應該讓楚王付出更多的代價……但每次中行吳設定了一個新目標,又馬上覺得這個標準還是太便宜了楚國。

晉楚交鋒超過兩百年了,兩百年間的仇殺,這次,好不容易晉國才取得了如此壓倒性的勝利,而楚國在這個兩百年間,滅國四十二,他們國內積累的財富是不可想象的,自己原先的胃口畢竟太小了,活像一個鄉下的土財主。不行,得讓楚王切身感覺到自己的失敗。中行吳在剛才那一剎那,腦海中浮想聯翩,但他還沒有最終得出結論,楚王就關閉了郢都的大門。

這行為徹底激怒了老牌貴族中行吳。見過要無賴的,沒見過如此無底線的。

你楚王要求一場“城下的堂堂正正的會戰”好吧!我晉國給了你一場會戰;雖然我們晉國有各種各樣的攻城手段,雖然我們的元帥是攻城大師,但我們抑制了攻城慾望,很貴族的與你來一場“禮儀之戰”;雖然戰爭中,我們的軍隊曾經攻擊到你的城下,而你的城門洞大敞著,但我們卻止步於城外,以等待你的邀請,舉行“入盟”。我們滿足了你的一切要求,最終你卻表現的如同一個無賴,關閉了談判的大門。做人沒有這樣的,做為一個君王,不能這樣連道德底線都沒有。

憤怒的中行吳聽到趙武的命令,身為一個老牌貴族,此刻他只覺得心花怒放,連忙大聲響應:“元帥,你放心,軍中儲存的石灰我都沒捨得用,軍中準備的投石彈我們也來不及拋灑,這次我都堆徹在楚國城門上,讓楚國人知道什麼叫“一報還一報”。”

趙武在子產與向戎的指責下很不好意思,他看了一眼叔孫豹,叔孫豹扭了扭身子,剛一張嘴,趙武馬上舉手告饒:“好啦好啦!你們別說了。這樣吧!看在你們求情的份上,我替楚國多留下一座城門,以方便他們出入……中行吳,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留下一座城門,無須堵塞它們,但我要求在這四座城門口設定營壘,廣設投石車,方便我們隨時攻擊。

命令:留下的四座楚國城門由各師輪流守衛,每次派遣一個旅上營壘,監控楚國人的進出。凡出入郢都城的人,必須向我晉國看守士兵交納一個銅板的檢查費,這筆費用由看守營壘計程車兵收取,當作他們值勤的額外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