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我當時的覺悟也不是很高,”張炳卿卻記起龔淑瑤為逃婚的事曾問過他的主意,似有歉疚,“那我們今後就多多相互幫助吧。”
“哎呀,哪能這麼說?是我該向你張隊長多多學習和請教,”龔淑瑤自然忘不了那次感情複雜、頗費用心的談話,只是,張炳卿今非昔比,再舊話重提,顯然不合時宜,“只要你沒在心裡厭棄我落後就很好了。”
“哪裡的話呢,怎麼也說不得厭棄不厭棄的...”張炳卿對龔淑瑤主動要求工作的積極態度給予了支援, “你可以與國芬一起幹的,只是眼下得盡義務,吃自己的飯為公家做事情,這怎麼也說不上誰比誰落後。”
“我只是擔心工作幹不好,才特意找你來說這些話!”龔淑瑤很能察顏觀色,能夠適可而止,她拿起斗笠遞到張炳卿的手上,揚起那情意綿綿的笑臉,“你說你忙,那你就忙你的去吧,我也不敢糾纏你了。”
[解說]龔淑瑤找張炳卿說這一通話,看似平淡無奇,卻是仔細斟酌過了的,她那爭取工作,追求進取的心思又開始活動起來。
[場景3]景象翻新
[片段1,放歌]新的社會給人們帶來新的希望,同時也增添了不少的歡樂。
入夜,青石長堤是小鎮人納涼的最好去處,稻香隨著陣陣的晚風飄來,沁人心脾。
如果有人興起,拉開腔板,一聲拖長的吆唱,往往會撩撥起一場熱鬧的對歌來。
張仁茂本來就有一副好歌喉,唱起山歌來,那聲音能翻山過坳,在對歌場裡,他的聲音更是高亢爽朗。
有一首山歌,後來還在縣裡面的《農民報》上刊登了出來:
“太陽出來滿地紅,
泥腳杆子做主人,
伸腰叉腿吐晦氣,
紮腳捋手拔窮根。
天也改了姓,
地也更了名;
說話應山響。
走路一陣風。
秧歌鑼鼓慶解放,
如今世界大翻身,大──翻──身!”
[片段2,土改]小鎮雖然名之為鎮,但它的住戶絕大多數仍是依賴土地過活的農民,當《土地法》的小冊子發下來時,土地和權力的再分配馬上把他們吸引到了各種形式的*中,幾乎主持人所有的號召都能夠得到他們最真誠,最熱烈的響應。
彭石賢也感受到了這些剛剛分得土地的農民的喜悅,他同樣充滿著激情。在分田分土的日子裡,常常追隨在張仁茂的屁股後面,幫著丈量記碼,扦插標牌,多次誤了回家吃飯。
黃大香十分痛愛地說兒子:“你貪玩也快玩瘋了呢,那幹你什麼事呀!”
[片段3,新政]縣裡向各地派駐了工作隊,以便指導土地改革運動的開展:
幹部們訪貧問苦,都已經深入到了一些“土改根子”家裡同吃同住,大力進行宣傳發動工作;
很快,縣裡新來了幾個南下幹部,在原來的李家大院設立了一個區級辦事處,以便對青石鎮周邊的一些村子進行更為直接、更為有效的行政管理;
革命運動造成了一種熱烈的政治氛圍:為人民服務是幹部的宗旨,為共產主義奮鬥是學生們的誓言,擁護共產黨,成了家喻戶曉的口號,學習學習再學習則是許多人的口頭禪;
新政權的權威迅速地向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輻射,從禁牌禁賭,禁酒禁菸,直到禁嫖禁娼以致到禁打老婆,禁罵兒媳,龔淑瑤積極熱情,在這些活動中都能見到她的身影;
連姜聖初這種人物也少不得在大庭廣眾之中手舞足蹈一番,以顯示他的積極。
平時,姜聖初只要說起他那兒子姜信和來總是好歹不順心,少不得要罵幾句,似乎只有這樣,當老子的才算得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