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官汙吏,各個都明知嚴刑酷法,卻仍然前赴後繼,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就連被甩上一巴掌都很不好受,對那些酷刑自然不可能不害怕。但物極而反,當害怕到了某種程度,作用反而會漸漸減小。
越是害怕,貪汙**反而越厲害。
想在官場混上去要錢多,想在江湖中混出頭要武功高。官員為了錢而貪汙**,江湖中人為了武功而打打殺殺,挺而走險漸成家常便飯。久而久之都習以為常,最害怕都只能阻擋住一時,反而加大了刺激,起到推波助瀾之功。
自己現在這行為既愚蠢,也正常。這麼多武功秘笈擺在面前,難道只因為某種可能就嚇得看都不敢看?
如果這麼做真的很愚蠢,反過來才稱得上聰明,那不如繼續愚蠢好了。
如果說錯在殺心不夠,難道說除了‘人擋殺人,佛擋殺佛’行禽獸之道外,就只有什麼都不幹才稱得上真正的聰明!
再次翻開了‘降龍二十八掌’的殘篇,目光停留在‘神龍擺尾’那一頁。越看越感覺不對勁,但又找不出哪裡不對勁。
時間不知過去了多久,忽然間靈光一閃,腦海中浮現出兩招不同的‘神龍擺尾’:一招與秘笈上的相同,另一招少了些精妙的變化,多了些無形的氣勢。
震開王夫人時用的那一招,正是多了些無形氣勢的‘神龍擺尾’,意在招前,大半是憑身體的自然反應,沒時間多想招式,多做考慮。事後也沒再多想,直到現在才察覺到同一招的不同區別。那區別既無形又細微,實在是太難被察覺到了!
察覺後秦朝循著對氣勢的感覺,不斷對‘神龍擺尾’進行細微地調整,使這種感覺增強,直到短時間內再調整不了。
忽然明悟:自己今天能有此收穫,雖然有機緣巧合的因素,但那不是關鍵,主要還是精神力的功勞。如果不是被精神力極大增強了自己對氣勢的感應能力,明知道這些修煉方法都很難做到,做不到便難免會懷疑是自己或秘笈出了什麼錯。
與此同時,觸類旁通,收穫之多,一言難盡。
終於明白為什麼那麼多聰明人使不出‘降龍二十八掌’的莫大威力,像郭靖那樣的‘笨人’反而比較容易修煉出超乎想象的威力來——因為像郭靖那樣的‘笨人’更能使出與師父不差分毫的掌法,雖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威力卻不減分毫。
而像黃蓉那樣的‘聰明人’,大半很難做到與師父不差分毫,比較擅長隨機應變,不喜歡拘泥不化,能別出心裁,卻不知‘降龍二十八掌’這類武功,講究以不變應萬變,以無招克有招,與‘打狗棒法’在招式上走的路子正好相反,在心法上則合二為一。
如此一來,丐幫也出現了和大理段氏、少林、逍遙派一樣的大難關——空有震古爍今的武功,卻極少有人能完全學會,只好將之拆開來,各弟子各學一部分。
想記住一整篇文章難,先只記住其中一個字,也會有那麼難嗎?
一個字一個字地記,遲早也能把整篇文章都記住,一字不差。
震古爍今的武功暫時無人能學會,拆成傲視群雄的武功,自然要容易修煉許多。分分合合,實乃最正常不過,最聰明不過。
第十七章仇與恩平衡資質
拆開後比未拆前是要容易許多,但修煉‘降龍二十八掌’最容易也容易不到哪裡去,不是像書中郭靖那樣碰巧湊合,就得像現實中秦朝這樣——領悟那無形氣勢的玄妙。
秦朝從小誤以為‘降龍十八掌’比‘降龍二十八掌’要厲害不少,現在才發現:‘降龍十八掌’最厲害都厲害不過‘降龍二十八掌’,那不過是在通往‘降龍二十八掌’的道上再增加一條可行之路,相對要容易修煉得多,威力卻沒被減小太多。
在書中,‘降龍十八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