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螞蟻是寄生大軍中數量最多的主力,寄生玉米毛蟻則是寄生螞蟻裡的萬能戰士。 無論是地面列陣而戰還是樹上覆雜環境的戰鬥,玉米毛蟻一族都可以勝任,它們能用大顎近戰搏鬥,也可以用蟻酸中距離噴射,戰鬥意志也很頑強。加之數量眾多,很容易在野外土著螞蟻部落中找到補充,這種螞蟻成了寄生螞蟻中數量最多的蟻族之一。 此刻,寄生玉米毛蟻蜂擁而至,很快撞上了文明蟻族聯軍的嚴密防線。 這條防線以30個蟻聯國的神使王步兵軍團為核心,不同軍團陣列中間穿插佈置了其他蟻族的部隊,後方還有20個神使王步兵軍團作為二線預備隊。 這麼近距離,火炮已經無法提供支援,不然會造成誤傷,雙方完全是靠著力量和勇氣廝殺。 別看寄生玉米毛蟻個頭不大,和大頭蟻工蟻差不多,比大頭蟻兵蟻小了一號,性情卻很兇悍,被寄生後更是悍不畏死,一群群的氣勢洶洶的撲上來。 但它們卻以比某些自以為了解神使王軍團戰鬥力的寄生大腦的預估還要快的速度,就在武裝精銳、戰鬥意志同樣高昂的神使王戰士前敗退。 神使王戰士的鐵製顎刀,比銅製顎刀還要鋒銳,只要輕輕一咬合,就可以切割下來寄生玉米毛蟻身體上任意部位。而寄生玉米毛蟻的大顎卻很難對周身鐵甲的神使王戰士造成威脅。戰場上生與死只在瞬息之間,大多數寄生玉米毛蟻也根本來不及尋找沒有披甲的弱點攻擊。 就算寄生玉米毛蟻們最後絕望的瘋狂近距離噴射蟻酸,把自己和神使王戰士都籠罩其中,想要以命搏命,神使王戰士們也早有應對辦法。 這也不是神使王軍團第一次遭遇酸液或酸霧攻擊,為了保護這些精銳戰士,神使王軍團有一整套應對方案:那些被覆蓋的戰士立刻在同伴掩護下後退,由後方的同伴協助,用沙土或植物擦拭複眼、節肢等敏感部位沾染的酸液,再清理掉鐵甲外的酸液,便可以重新投入戰場。 那些想要在酸液中拼著自己負傷也要追擊的玉米毛蟻,都被附近的其他神使王戰士牽制住殺死。 二線還有大量神使王戰士不斷用大顎和前肢將沙土拋到這邊,掀起一陣陣塵霾沙霧,覆蓋吸附掉大量酸液,讓寄生玉米毛蟻的酸液攻擊威力大減。 灰頭土臉中,寄生玉米毛蟻率先從各神使王軍團陣前敗退,隨後那些還在與黑火蟻、切葉蟻等軍陣廝殺的寄生螞蟻也遭到附近文明蟻族聯軍的夾擊,不得不後退。 此時第二波寄生螞蟻也已經透過浮橋殺來,它們數量更多,堵住了寄生玉米毛蟻的退路,或者把寄生玉米毛蟻當做踏板踩在腳下,或者裹挾其再度向前發起進攻,繼續衝擊防線。 這一波寄生螞蟻中包括寄生掘穴蟻、幾種寄生林蟻等之前見過的寄生蟻族,甚至還有些第一次出現的、戰鬥力不錯的寄生黑火蟻,顯然是前不久才被感染的黑火蟻國原戰士。 神使王軍團的野戰炮兵此時終於全部就位,開始近距離的射擊,密集的炮彈覆蓋了浮橋區域,濺起一朵朵密集的水花,彷彿是這一小片區域正在經歷密集的雨點。 正在透過浮橋的第三波寄生螞蟻在支離破碎的浮橋上被牽制住,一時間難以順利透過。 第二波寄生螞蟻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透過泥濘的灘頭硬衝文明蟻族聯軍的堅固防線,卻始終不能取得突破。 此時,又有大群寄生螞蟻,趁著渡橋那邊戰況激烈,吸引了大量神使王軍團的火炮的機會,攜帶著大量建材跑到礁石渡口處搭建簡易橋樑。 原本在後方待命的大量寄生蟲獸也來到渡口北邊,在自以為的火炮射程之外的地方集結,顯然是打算藉機衝到南岸——這才是寄生大軍這一次的主攻方向。 朱爵在聯席會議室接到情報後,很是感興趣,對方的指揮官這一次的佈置很有計劃性,佯攻和主攻之間佈置得當,的確似乎很有成功的可能。 但朱爵已經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根本沒有給寄生生物們留下這麼明顯的破綻。雖然大量火炮已經調到阻擊浮橋的陣地,可留在要塞群裡的火炮依然不少。 隨著一聲令下,這些因為礁石阻擋或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