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就連兄弟都沒得做!”
倫敦的另一邊:
“我昨天無意看到一部非常好玩,非常酷的電影,如果不是我有事,今天我還想去看一遍!”
“真的麼?什麼電影?”
“兩杆大煙槍,哇哈哈,別提多逗了,我在電影院裡都快笑死了,旁邊甚至還有人笑趴在地上的。”
“不會吧,真這麼搞笑?報紙上不是說那是個自大狂拍的電影麼?”
“什麼自大狂,那都是報紙瞎說的。快去看吧,你絕對不會後悔的!明天我和你討論結局,結局那最好玩了。”
“OK,正好晚上沒事,我去看看。”
第二天:
“看了嗎?”
“看了,我都笑翻了,這電影真是不錯,我準備明天請全家人再去看一遍,我弟弟一定會喜歡這部電影的。”
“哈哈,我推薦的哪會有錯?明天我約了一大幫人去看這部電影,一起吧!”
或者,在倫敦的另一邊。
“今天晚上陪我看電影,哈德那傢伙說搞笑極了,整部電影風格非常獨特,他現在滿大街找裡面演員們穿的衣服,說那簡直是酷斃了!”
“啊,我約了女朋友吃飯!”
“什麼?你又有了新女朋友?你敢騙我,我就殺了你。如果你敢耍我,或者我認為你在耍我,我也殺了你。如果你忘了,我也會殺了你。事實上你要很努力才能保住小命,我說的話你聽懂了沒有?因為如果你不懂,我就殺了你!”
“呃,FUCK,你搞什麼?”
“哈哈,這就是哈德那傢伙介紹的電影,兩杆大煙槍裡的臺詞,很好笑吧?”
“好吧,看在你要殺了我的份上,晚上一起去吧。”
在1995年九月的英國倫敦,一股風潮在莫名地捲起,先是幾個人,慢慢地擴散到幾百人,到這股風潮慢慢滲透進最為年青最為活力的大學校園時,那暴發而出的激情讓無數人措手不及。
或許,連那些熱衷於不停拉著沒看過的人,喋喋不休地介紹著《兩杆大煙槍》是如何如何經典時,他們有都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創造歷史。
“應該是萬錯之兄,NO是之母,好吧,之兄之母不都一樣?”
“我寧願用雞腿自衛比較安全一點!”
“槍只是裝樣子,高手都是用刀!”
《兩杆大煙槍》中的對白在大學校園中彷彿風暴一樣蔓延,席捲而去毫無半分阻礙,特別是當說出臺詞的人洋洋得意,而對面的人卻啞口無言時,一探究竟與刨根問底便成了唯一的想法。
先是一兩所大學中的學生們成群結隊,彷彿奔僕戰場般組團圍觀,繼而整個英國的學園一到晚上便空無一人。
做為潮流的帶動者,這些大學生們,或許是看完之後滿嘴的英式臺詞與厘語,或是四處尋找與劇中人相仿的,酷勁十足的衣服用以武裝自己,或是瘋狂尋找那些勁暴刺激的英倫搖滾、重金屬、雷鬼、朋克與爵士歌曲,聽上個百把十遍也不在話下。
新興的網路,讓這些最具時代感的人們找到了知音。
“跪求《兩杆大煙槍》裡全部配樂!”——網友暗黑魔法師
“求《兩杆大煙槍》裡賭錢輸了的那段配樂!”——網友超級爛人
“傑森斯坦森剛出場時的那件黑色風衣哪兒有賣?知道的好心人給個地址啊,我要買給我男朋友!”——網友珍妮。
“維尼瓊斯戴的那條銀條項鍊在哪買?我找了三天了!高價求購!”——網友傑萊德
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上找到了共鳴,找到了知已,找到了可以有關這部電影的一切樂趣,風潮如太平洋上的暴風之眼一般,漸漸興起。
更可怕的是,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