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智商的人,他們不但要選擇藏寶之地,更要設計藏寶的方法,而疑陣、設機關,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總要經過萬千思慮,做到不留痕跡,萬無一失。讓尋寶人耗盡畢生精力也猜不透藏寶人佈下的迷魂陣。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
普照寺與雪山寺的易名之爭
相傳雪山寺開山立廟後,代代僧人皆喜好練武。雪山寺的承傳方式也很特別,並不像其它寺廟傳袈裟之類的衣缽,而是像江湖幫會一樣傳信物。這信物就是以開山祖師嘯雲淨命名的“嘯雲劍”。此寶劍不足二尺,劍鞘和劍柄鑲有七顆寶石,為雪山寺鎮廟之寶。凡據有此寶劍者,即為雪山寺主。可是到了清朝中葉後,鄰近的普照寺突然崛起,其間雪山寺的“嘯雲劍”不幸被人盜去,住持方丈自責退位,雲遊四方,誓不尋到寶劍絕不回來,從此杳無音信,雪山寺也就此衰落下來,一蹶不振。後來,雪山寺僧人認為這是旁邊的鎣華廟改名普照寺相剋所致:普照之下,雪山焉能不化?於是更換牌匾,將雪山寺更名為“烏雲堂”,意在“烏雲”遮擋“普照”,倒克普照寺。普照寺僧人也不甘示弱,在寺名前加上山名,換作“青峰山——普照寺”,取“清峰”諧音“清風”,意即“清風驅散烏雲”,再反過來倒克雪山寺
心蓮和尚之謎
普照寺挖出財寶可能與張獻忠藏寶的另一條值得懷疑的線索有關,就是普照寺的開山祖師心蓮和尚。張獻忠被殺,而他的部將李定國卻率部轉戰南北,擁戴朱明王朝一個宗室子弟,打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分別地兩湖兩廣活動了1o多年,最後才在清軍的圍剿下,出境到了緬甸的桂所,堅持反清鬥爭。而就在這時,心蓮和尚突然來到了青峰山,把殷姓棄祠改建成了鎣華廟。據傳,心蓮和尚曾在成都昭覺寺參學,數年後認國此處不合其理想,便前往名盛一時的報恩寺掛單,不想到達漢州時,報恩寺遭遇火災,只剩一片瓦礫。喪氣之餘,心蓮和尚在道旁樹下休息,恍惚中,見一個高顴突骨、碧眼赤須的人牽了一匹紅鬃大馬過來,拍著他的肩頭說:“報恩寺遭劫,鎣華祖師應運遷居,師父何不追隨而去?”心蓮和尚趕緊雙手合十為禮,求指明路。那人讓心蓮和尚同騎紅馬,瞬間來到一個地方,只見有破屋數間,鎣華祖師正盤腿坐在屋中。心蓮和尚正欲上前拜識,忽然一聲炸雷,大雨傾盆而至,把心蓮和尚澆醒了。雷電驚夢,冷雨澆頭,心蓮和尚全然不顧,努力地追索、回憶夢境。後來竟按夢境尋覓到了青峰山開創了鎣華廟。此說有偽託之嫌,更何況,當時的殷姓棄祠極其破敗,根本沒有展光大的可能,無法吸引心蓮和尚。又有傳說,心蓮和尚是被青峰山的“金蓮寶地”格局所迷,才於此不計艱難破敗地開山立廟,弘法妙門。此說也太玄太縹緲、不可信。惟有一個解釋合情合理,那就是心蓮和尚是張定國的部將,受張定國之遣,從緬甸桂所秘密潛到青峰山看護張獻忠的藏寶。如果這個假設成立,普照寺後來的諸多謎團便迎刃而解,不攻自破。作為一個“護寶人”,心蓮和尚以鎣華廟為掩護,恪守著自己的職責,他的使命可能就是看護好藏寶,以便日後張定國攻入境內時,起出藏寶以資助和響應。然而出乎心蓮和尚意料的是,沒過幾年在三桂便奉清廷旨意,率大軍剿平了桂所、大西軍徹底灰飛煙滅。心蓮和尚萬念俱灰,最後在絕望和貧困中死去,但他臨死前肯定向弟子講明瞭他作為大西軍將領、隨“八大王”張獻忠和李定國轉戰南北的不凡身世和經歷。但不知為什麼,心蓮和尚沒有向弟子說明藏寶之事,這可能與他心死如燈滅有關,想把藏寶作為一個謎永遠爛在自己肚子裡,或者他想:今後弟子們能不能現和利用這筆藏寶,就看他們的緣分吧,佛門不是講究緣分嗎?所以直到心蓮和尚死後許多年,普照寺的和尚才在無意間掘出財寶。但是開山祖師是大西軍將領的秘密卻不宜張揚,只在各代住持和方丈之間秘密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