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殿下。”

“道謝就不必了。”路易說,“如果你認為人和人生來就是平等的話,那麼你並不需要感謝那所謂的特殊待遇,因為與你平等的我,沒有資格給予你所謂的特殊待遇。”

富蘭克林聽了這一番話,簡直是目瞪口呆。他茫然地看了伏爾泰一眼,卻見其一臉正常,顯然並沒有覺得什麼。若非早已經確定了面前的這位年輕人是法蘭西攝政王,他簡直就會因為對方的這一番話,而以為是一位年輕的天才橫空出世。

富蘭克林感到自己非常幸運,能夠在有生之年見到一位不一樣的王族,但他同時也感到非常不幸,因為倫敦的喬治三世顯然沒有法蘭西的路易?奧古斯特這般開明。

回想起近幾年北美和倫敦的糾葛,富蘭克林因為身份特殊,而能夠直接掌握到其中的秘辛。他雖然還忠於不列顛國王,可也因倫敦方面的壓迫行為而對其產生了不滿,出了整個北美都在壓抑一股爆炸般的能量,這股能量一旦釋放,那麼後果就不堪設想。

所謂的召見僅僅是交談一些瑣事,這也是外交或社交中形式重於實質的一個表現。

在好的氣氛下,交談持續了十分鐘,已經到達了尾聲。

富蘭克林和伏爾泰向路易行禮,而後準備離開。就在此時,路易突然叫住了二人,並走到了富蘭克林的身邊。

路易走到富蘭克林的身邊,出人意料地給了他一個擁抱,而後就在他的耳邊說道:“先生,也許你一直認為北美是不列顛,自己是不列顛人,所以北美和自己都應該效忠倫敦的國王。但是,請你不要忘記了一點,當倫敦的國王認為北美和他統治下的不列顛島一樣,當倫敦的國王認為北美的民眾和倫敦的民眾一樣,當倫敦的國王給予了北美以與不列顛島一樣的地位,當倫敦的國王給予了北美民眾以與倫敦民眾一樣的權利,你們效忠於他或許應該。反之,若是他們沒有給你們公平的對待,你們為何還要像奴隸一般,為根本不在乎你們的國王效忠?”

說完此話,路易便與富蘭克林分開。

富蘭克林愣在原地,遲遲不能反應過來,而後知道走出愛麗捨宮,都在思考著路易的話。

當富蘭克林在法蘭西的時候,北美和不列顛的關係,也正在不斷激化,戰爭即將到來。。。。

我主法蘭西第三百一十九章富蘭克林第五卷攝政王儲

第三百二十章 憲法出爐

進入7月後,憲法也正式開始編寫。

憲法的編寫很快就因為編寫成員的原因而陷入了停滯狀態。由知識分子、貴族、教士所組成的編寫小組,必然是矛盾重重,到最後,幾乎需要逐字逐句的表決、討論,才能夠獲准透過。

編寫成員們會如此較勁,是因為他們知道,在還沒有議會的情況下,憲法在編寫完成並遞交到攝政王手上後,便有著九成機率會就此實行,所以,他們的目的就是在編寫過程中,儘可能地將憲法變得最為符合自己的利益。

知識分子幾乎都是一群理想主義者,他們的目的直接又單純,即取消一切不公平的貴族、教士特權,限制王權等;貴族、教士們則與之相對,但他們的內部也有分歧,一些人是完全反對取消特權,一些人則是提議適當地保留一些許可權。

最後,在伏爾泰的努力下,矛盾沒有被計劃,而且他巧妙地透過與貴族有條件的聯合,以犧牲教會的利益緩和了知識分子和貴族的矛盾。

知識分子和貴族最後是相互妥協。

知識分子同意保留繼續貴族階級,以及貴族在身份等級上高出一籌的特權。貴族為此也做出了妥協,他們放棄了貴族壟斷政府官職和軍職的特權,同意平民也可以出任政府官職和高階軍職。其實,這一層特權貴族早就無法保留了,因為伏爾泰就不是貴族,可他現在卻出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