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艦,以及追加2艘大型航空母艦。”

“現在的日本海軍以計劃c為主體,形成了1932年度的第一次補充計劃,即‘壹計劃’。在提出對美國的‘九段作戰’戰略後,又於 1933年對計劃進行追加,進而形成了1934年至1935年的第二次補充計劃,即‘貳計劃’,包括建造2艘‘蒼龍’型航母、4艘‘最上’型巡洋艦,以及增加‘初春’型驅逐艦。”

“照他們這種擴建速度,咱們可是很危險啊!”

“擴建速度是一方面,關鍵是我們得明白他們的戰略意圖,才能有的放矢。”

“日本人的戰略已經現在我們應該是已經很清楚了,從日俄戰爭結束以來,日本海軍的對美本土決戰思想就是將艦隊主力集合在奄美大島一帶海域,然後前出至本州島以東海面,發動‘洋上魚雷戰’和艦隊大決戰。以現在我們得到的情報綜合來看,日本人除了將決戰地點前移至小笠原群島外,這一思想基本上沒有大的變化。倫敦會議後,日本海軍在輔助戰艦方面的擴充計劃也宣告流產,他們於是進一步決定將戰場延伸至中太平洋和東太平洋,在美國艦隊離開母港後立刻展開奇襲攻擊。這種觀念不斷修正後的產物,就是所謂的‘九段作戰’計劃。”

“‘九段作戰’計劃?怎麼個‘九段法’?”

“聽起來,這個‘九段作戰’好象沒咱們中華海軍什麼事似的。”

“這個‘九段作戰’其實是挺有意思的,咱們具體來看一下。”一位軍官擺了擺手,伴隨著工作人員的操作,影壁牆上很快放下了一幅巨大的環太平洋地區的地圖。

“這個‘九段作戰’是專門衝著美國人去的,對於咱們,日本人其實是另有佈置的,咱們先說他們對付美國人的辦法。”

。。

。。

(三百九十三)小楊才露尖尖角

(20點)

“日本人的這個‘九段作戰’的設想是美國太平洋艦隊與大西洋艦隊在開戰後大致將分成兩群,一群是以輕巡洋艦為主力的亞洲艦隊,由菲律賓出發。對於這支艦隊,日本預定以同樣由輕巡洋艦為主的第三艦隊應付。美方另一群艦隊,也就是被大西洋艦隊增援後的太平洋艦隊,預計將由美國西海岸或夏威夷出發,並將再分成四群:一群以潛艇組成的艦隊將對日本展開破交戰;另一群以4至6艘重巡洋艦為主力,將投入奇襲、騷擾任務;第三群以14艘重巡洋艦為主力,將擔任主力艦隊的前衛與偵察任務;最後一群則以15艘戰列艦和若干艘航空母艦為主力,擔負對日作戰的主力。”

“日本人將與美國艦隊的作戰分為9個階段:第一段是自美艦隊西海岸出發,直至抵達夏威夷。之後美國艦隊將佔領馬紹爾群島的一部分,以此作為橋頭堡。美國艦隊從夏威夷出發後的航程被定為第二段,佔領馬紹爾群島前的航程是第三段。佔領馬紹爾群島後,美國艦隊將抵達被日本人稱為‘內南洋’的西太平洋海域,這是第四段航程。隨後日本人設想美國艦隊由馬紹爾群島出擊,直至加羅林群島附近的日本預定區域,這段距離被分為第五段和第六段。預定決戰前夜是第七段,預定決戰日黎明為第八段,最後的艦隊決戰是戰爭的第九段。日本海軍的計劃是,各艦隊在開戰後72小時內集結到加羅林群島的特魯克,以此處作為前進根據地。”

“日本人的這個計劃預計對美戰爭將在1946年爆發,屆時第一、第二段將分別以4艘偵察巡洋艦、6艘2800噸級‘旗艦潛水艦’和40艘1900噸級遠洋潛艇進行沿途監視。第三至第六段所需的兵力為6艘各裝備12門508毫米炮的‘超戰艦’、8艘‘瑞鶴’型航空母艦、2艘偵察巡洋艦、4艘‘旗艦潛水艦’和30艘1400噸級的‘海大’型潛艇。第三段、第五段將由‘海大’型潛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