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聽說他軍勢復振馬上將南方之事壓下先顧北方。
阿骨打尚且如此耶律淳更是憂懼。當今天下各大勢力就以他的處境最為糟糕!遼、金、宋三巨頭誰也容不得他…由於地處各大勢力的包圍圈中他進不能拓疆逗不足自保臨死前對稱帝一事後悔莫及但事己至此他就想再回頭也無可能。終於躺在龍榻上掩面而死
耶律淳一死燕京地區更是人心浮動。楊應麒聽到訊息的時候正和鄧肅議事聞訊嘆道:“他這個皇帝可真做得一點意思也沒有…當初若不是鬼迷心竅只以攝政主持燕京和耶律延禧南北呼應也許還能多抵擋一陣現在卻是見利忘身自取滅亡!”
鄧肅道:“聽說耶律大石、李處溫等己立耶律延禧之子耶律定為帝尊耶律淳之妻蕭妃為蕭太后。按大遼政俗主少國疑時必由太后攝政。七將軍你打算怎麼對付她?”
楊應麒搖手道:“別這樣說…欺負一個女人想想都覺得無聊…她也沒資格做我們的對手。這燕京註定不是她家的若肯乖乖讓出來的話還能得個善終否則的話只怕沒什麼好下場。只是這燕京我們漢部自己要不得大宋又己經班師咱們就算有什麼招數也施展不出來。不過此戰雖敗得很慘童貫和王稀卻都沒受責罰想必是他們推諉的本事出神入化竟然把黑鍋都讓老種背了!這童貫咱們都會過是個立功心切的人而道君皇帝又是個愛面子的人我料他們多半還會再度興師以雪前恥。”
鄧肅遲疑道:“七將軍我……我現在有些懷疑我們是否應該助大宋取燕了。”
楊應麒哦了一聲道:“為什麼這麼說?”
鄧肅黯然道:“若大宋不貿然進兵就算燕雲不得憑河防衛至少還能自保。而且百姓也不必因為北征之事受擾。”
楊應麒臉色一沉道:“志宏!現在才說這些又有什麼用處?其實我也不知道大宋這麼不爭氣連個小小的燕京也拿不下!但海上之盟幾年前就己經定下了如今的局勢無論如何也回不了頭了…我們在前面己經選錯了一次現在只有選取得利最大、禍患最小的一條路走那就是幫大宋拿下燕京然後促使金宋雙方以燕山為界內外分治!如今我們和李處溫己接上了頭萬事俱各就等著大宋再派人來了!我又暗中調來大兵船數十艘。萬一內應之事不偕便將宋軍運到平州西界登6繞過屯有重兵的武清、新城直襲燕京!”
他頓了頓又道:“咱們這些日子在滄州等地招收了幾千民夫徐文從中挑選了八百健者打入塘沽守備軍由二哥手下的人馬手把手地訓練幾個月下來這批人己頗為堪用如有必要便讓他們直接進入戰場如何?”
鄧肅驚道:“讓他們下戰場和我們漢部親自出兵又有什麼區別?”漢部的兵將來自大宋的極多所以很難因為這批新軍來自大宋就目為別部。
楊應麒沉吟道:“若指揮權在我們手上那他們自然算是漢部的兵馬了。但要是指揮權不在我們手上呢?”
鄧肅奇道:“不在我們手上?七將軍你打算交給童貫麼?”
楊應麒苦笑道:“交給他有什麼用?上次大戰中從西路調來的兵馬悍勇善戰者何止八百人?還不是一樣揮不了作用?”鄧肅問道:“那七將軍的意思卻是交給何人?”
楊應麒問道:“種彥崧的病養得怎麼樣了?”
鄧肅怔了一怔駭然道:“七將軍你要把兵權交給他?”
楊應麒笑道:“有何不可?”
鄧肅道:“他今年還不到二十歲……”
楊應麒截斷他道:“年紀小不是問題…當年我們幾個千里長征時大哥也才十**歲我更是十三歲都不足!還不一樣橫行馳騁、所向披靡?”
鄧肅皺眉道:“恐怕不能這樣比!當年大將軍、七將軍年紀雖小但一來天資卓絕二來際遇非常所以能人所不能。但種彥崧……他雖然出身將門似乎卻並無乃祖的氣魄。嗯若是他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