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心被曹廣弼和王彥南北夾擊了。
以河東戰場為中心,東南是劉錡、趙立的軍勢,正南方是大宋殘留在汴梁的軍力,西邊是婁室和舊宋陝西兵馬,正北方則是金軍最強大的主力——宗翰和宗輔所在的雲中、燕京。就這樣,金漢雙方在河東路、河北西路的內部和外線屯據了數十萬的兵力,但因為雙方都還沒有決定好怎麼打,所以局勢便在極為緊張的情況下引而不!
標誌漢部成功統合抗金勢力的“華夏擴大會議”還有兩個月就要舉行了,很多人都認為金軍會在會議之前或者會議期間動攻擊,不過就在這時生了一件無論宗翰、宗輔還是曹廣弼、楊開遠都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楊應麒要成親了。( )
第二四六章 良緣非良緣(下)
據說,漢部的七將軍要和大宋的楚國公主聯姻了。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一場純粹的政治婚姻,李應古、虞琪、石康、王宣這樣一等人都認為這場婚姻對漢部與中原實力的結合是有利的,只有胡安國、陳顯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聽說這事後暗暗皺眉,曹廣弼和楊開遠更是公開反對!
在這樣一個時局下,楊應麒的婚姻根本不可能視為一件純粹的私事,不但楊應麒自己不能任意決定,就是折彥衝也得在事前知會各個兄弟。
在這件事情上,陳顯、胡安國等人對這件事雖有自己的看法,但以他們的身份並不適宜作太多的言論。歐陽適知道此事後裝聾作啞,阿魯蠻不覺得有何不妥,所以站出來反對楊應麒婚事的便主要是曹廣弼和蕭鐵奴。
楊開遠聞訊大吃一驚,當天便回了一封信請折彥衝打消這個念頭,曹廣弼因為離得比較遠,收到訊息又比較晚,他怕書信往還會有耽擱,竟讓負有重任的鄧肅抽身出來,代表自己火前往津門阻止此事。
楊開遠在給折彥衝的信中隱晦地表達了自己的憂慮,他說的雖然委婉,但因為這件事的不妥之處折彥衝本來就有考慮到,所以一看就明白了楊開遠的意思。但他仍然回了楊開遠一封信,表示這件事情也是他和楊應麒的共同決定,他們兄弟兩人願為此事承擔任何後果。
楊開遠收到折彥衝的回信就急了,一開始他還以為是有小人播弄是非,致令老大老七都一時糊塗,但開啟回信一看才知道折楊兩人分明都是心裡明白卻要冒險玩火!但折彥衝既已這樣說,楊開遠也不好再從他這裡勸,因此便改而寫信勸楊應麒,完全是以兄長的身份勸他不要為一點私情誤了大事。
折彥衝對楊開遠是兄長對弟弟,楊應麒對楊開遠是弟弟對兄長,所以他便不能像折彥衝對楊開遠那樣直截了當地表明態度,而是修書表示自己和趙橘兒雖然都身居危位,但兩情相悅,非為其它,希望三哥能夠祝福他們、成全他們。
收到楊應麒的回信以後,饒是楊開遠如此修養也頗感惱怒,回了一封措辭頗為嚴厲的信,責備楊應麒是被一時的**蒙了眼睛!竟然為了一時之慾而罔顧自己的前途性命,罔顧漢部的長遠安危。
楊開遠的這封信措辭雖然嚴厲,但用意其實是希望能夠“罵醒”楊應麒。楊應麒收到這封信後大感惶恐,可他這時或許真的是被私情蒙了眼睛,回了一封信對楊開遠道:“天下事非定要從夫婦事上取得,夫婦之事,亦未必便幹社稷之福祉。世事變化無常,今日我娶公主,他日是否因此而遭禍端未可知也;但我今日若負了橘兒,他日必然痛悔則可知也。小七不願為未必有之禍,而致必然有之恨。區區之心,唯盼兄長明察體諒。”
楊開遠將信讀完後掩面嘆道:“明明知道會有麻煩卻還是沒法阻止,這就叫天意麼?”
這時不識好歹的完顏虎也出面干涉這件事情,她卻不考慮什麼天下社稷,而是直接跑到登州來,名為“巡視”,實際上是想看看這個未來的弟妹。趙橘兒聽說她渡海南來,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