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與崔俊的關係雖說沒有秦瓊與程咬金這兩人來得親密,但是卻也不差。崔俊對於李靖這位軍神的仰慕多過他人。 李靖來莊子的意圖他早就猜得七七八八,無非就是想知道些關於突厥與高句麗之間的情況。 崔俊對此無需隱瞞,便將雙方的情況為李靖作了說明。其後還分析了當下兩軍的實力對比。 李靖聽崔俊的分析,倒是分析得頭頭有道。但李靖最關心的卻是崔俊的下一步動作,到底是準備幫著突厥打高句麗,還是幫著高句麗消耗突厥。 但是崔俊給李靖的答案便是:“兩不相幫。” 李靖對此有些錯愕,言說若是其中一家佔了上風,其後必定會因此做大,對大唐來說,這便是隱患。 崔俊卻是不以為意道:“此戰高句麗會慘勝,但是卻拿不下突厥的土地。” 李靖皺眉要崔俊解釋,崔俊便說:“突厥遠征,只能從西北向東南攻擊高句麗。高句麗所處之北地多是崇山峻嶺,易守難攻。加之淵蓋蘇文精通軍事,定會在各個要道佈置關隘,以守為攻消耗突厥的實力。待到大雪封山之時,便是突厥敗退之時。” “若是突厥猛攻,佔了他們幾座城關呢?那又當如何?”李靖在心裡盤算著一種對突厥有利的局面。 “無法補給,占城便是送死。”崔俊不以為意。 “若是你來打這一仗,可能勝之?”李靖又問。 “能。”崔俊道:“聯合契丹,可徐徐圖之。” “契丹?”李靖不由深思。 良久之後又問:“可有速勝之法?” “走海路,直取其腰腹之地,攻其不備、佔其糧地、斷其南北,引新羅同取高句麗。” “果然妙計。”李靖對崔俊拱拱手,滿意離去。 李世民在聽完李靖的回稟之後,心思便有些活絡起來,想著是不是可以幹一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手段。 但是李靖卻是勸阻道:“西北未定,不可再起東北之刀兵。” 李世民見李靖也如此說話,便不再提及此事。 突厥與高句麗的戰爭爆發得很快,在突厥三十萬大軍的橫掃之下,不少剛剛加固的關隘便在短時間內被破除,突厥大軍直逼高句麗北方的幾座城池。 此時的高句麗舉國震動,更有些前朝羽翼蠢蠢欲動,意圖藉著突厥人的侵略順勢幹掉淵蓋蘇文。 如此一來,多方制約之下,淵蓋蘇文的決策並不能順利傳達與執行。所有前線軍隊全部龜縮排城池固守,不敢出戰。 而後續的援軍則是行動遲緩如龜速,一里地走上整整一天的不在少數。 淵蓋蘇文知道這麼下去,高句麗必敗,於是命令自己的得力下屬直接將後方靠近新羅的城防軍等全部徵集趕往前線,而他自己則是帶領京城衛隊,親自去前線坐鎮。並言明,若是有哪一支軍隊被他追上,立刻問罪主將。 如此情形之下,高句麗的援軍才開始玩命趕赴前線。 但是,此時的突厥已經攻下三城,正分兵襲擊周圍的幾座城池。而這一做法卻是造成了突厥的敗局。 突厥的進攻太過順利,除了城池關隘還有些像樣的抵抗,其餘便是如入無人之境。高句麗的村莊在突厥的鐵蹄之下支離破碎,百姓死傷被虜者不計其數。 刻在突厥骨子裡的性子便是劫掠,不管到哪裡就是一個字:搶。 軍隊開始不受控制地在周圍劫掠村莊,讓突厥的首領很是無奈。 部落聯盟和制度下的突厥,缺乏的就是統一性以及紀律。沒有統一之前的北方民族就是一盤散沙,只有等到忽必烈的出現,等到他將北方各部族真正統一之後,那可怕的鐵蹄才會真正將整個世界踐踏在足下。只是,這一天離現在還很遙遠。 眼看著各部族聯軍都不怎麼聽話,突厥的統帥便下令分兵,各自攻打附近的城池與村落。 如此一來,不但分散了突厥主力,也讓各自為戰的部族們的戰力急劇下降。每一座高句麗的城池變得如磐石一般難以撼動,完全沒了開始時的摧枯拉朽之勢。 等到高句麗的援軍到達前線,幾番作戰之下,突厥不得不後撤到佔領的城市之中休整,以備再戰。 而淵蓋蘇文也不是白痴,一見突厥躲進城中,立刻下令包圍城市,以磚石樹木泥土修建圍城之戰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