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補貼全國各私塾萬餘家,洋老師4萬餘(歐戰梅花協議引進),我國自己的老師才51萬,缺額達百萬之巨!光此項政府每年支出就要12億之多!如果算上全部國土和人口,我們預計起碼每年要支出20億!軍隊也是大頭,每年8億雷打不動,剩下10億才是政府開支和建設投資。但我們僅去年各項建設政府和建設開支就高達30億元。撇開損耗不談,每年要虧空20億。
能維持這麼多年主要靠三方面,一是現在我們每年發行約10億國債補貼,二是16年至18年這三年的軍費實則由英法承擔節省不少,還有就是那筆50億的貸款和戰爭收益,恰好彌補這塊大漏洞。但這些錢都花了,光我這次出去就花了4億多,要麼讓松坡去找挑起歐美繼續掐一架,要麼財政還是沒好轉的跡象。”
“哈哈。。。。。。。”
大家都樂了起來,但也明白了國家的困難。別看490億看上去富裕了,但每年20億赤字卻是結結實實的壓力,本來還想著散會後找財政部商量撥款多造幾艘軍艦的邱寶仁連忙收起這個心思,往日他們一直覺得海軍總有點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尷尬,現在才知道不是不想造,而是國家真沒錢。…;
尤其是這個教育,實在是太耗錢了!偏偏此項國策天王老子都不敢提廢除。全民教育是必須的,國家想要走上富強,民族振興都要靠教育!遍觀 ,英美法德這些工業強國,那個不是普及了中學教育?就連手下敗將的日本,按照平均數算受教育人口比例也高於民國。
見到大家冷場,貝祖貽充分發揮年輕人敢言敢做的風格,大聲朗道:“困難不是不可克服,國家現在工業、鐵路、通訊和電力這些上每投入一分錢,幾年後回報就是數倍甚至數十倍!所以我們分析,改變目前困境主要有三個辦法。第一是要儘快學習歐美,廢除金本位制度,將金銀變成商品而不是貨幣,利用差價大量回籠金銀髮行紙幣,按照我們的預測,僅此項就能增加約20億紙幣的流通量!
第二就是儘快開徵工商增值稅,提高部分商品的關稅,這樣不僅可以保護民族企業,也可以將目前的均稅提高到6%。
其三就是要儘早開放糧禁,因為這樣可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國家財政比例。”
前兩個意見楊秋都同意,但第三項卻讓他暗暗皺眉。說心裡話,目前工業能快速發展不僅僅是因為歐戰,還有故意打壓糧價的作用。民國糧價其實是偏低很多的!這是楊秋故意所為,因為將糧價維持在極低價格,不惜靠國有農場和向外採購等方法打擊國內農產品漲價趨勢,實際上是對工業的一種變相補貼。因為糧食價格是所有物價的基礎,一旦糧食價格上漲,工資、原材料等等都要上漲,勢必會導致才剛起步的民族資本家減少投入。雖然這種方法比日本故意抬高糧價更加隱晦,識字不多的老百姓甚至還覺得這才是好日子,但實際上卻都是對農民的剝削。
連楊秋自己都知道,以剪刀差來刺激市場和社會發展的辦法,是對農業的一種極度剝削行為,在一個落後的國家發展經濟的初期可以實行,但隨著社會發展將會造成貧富差距加大,嚴重增加社會矛盾。
可現在就開放。。。。。。。他不願意。
。
。(未完待續)
第五四二章 貝祖貽的瘋狂計劃
這種重要會議不可能一天結束,接下來幾天大家圍繞著貨幣改革、金銀法案和稅改各抒己見。
張文景態度堅決,英美法等國已經紛紛著手取消金銀本位,日本也傳出要取消金銀本位的呼聲時,民國繼續維持金銀本位顯然不合時宜。從經濟角度看,匯兌制和法定單一貨幣能有效減少市場混亂和換算的麻煩。隨著各國貿易保護主義出**,都開始收攏貨幣提高關稅門檻,對經濟的直接干預力度開始加強,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