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聲望號和反擊號衝入印度洋尋找21特混艦隊的蹤跡,馬來亞號配合支援而來的女王號封鎖了馬六甲海峽。
如果僅僅是海軍,大英帝國不懼怕任何國家,但2月2日的兩個訊息卻讓麥克唐納政府首次意識到戰爭很可能迫在眉睫!
2月2日,被譽為國防軍九大王牌之一的第1步兵師一個營和101師兩個連抵達西安。同日,駐紮在四川的第16高原山地旅一個營突破《上海公報》中不在西藏駐紮正規軍的承諾,抵達拉薩。訊息一出,氣氛驟然緊張,歐美紛紛猜測這是北京失去耐心,開始向西藏、阿富汗和塔吉克等西北地區調集更多兵力的前兆。
2月3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施肇基抵達莫斯科訪問。
2月5日,中國國防軍陸軍總司令秦章書抵達安集延,檢閱了駐紮在當地的一個步兵師。
到2月11日農曆小年夜當天,楊秋更是在中央日報上以《失公平毋寧死》為題,嚴斥英國破壞公正,規則和自由貿易的行為,指責麥克唐納政府在經濟危機時故意轉移視線,不顧人民福祉,蓄意製造衝突將世界推向熱戰的文章。這篇文章用詞之嚴厲、批評之深、對巴黎和約後新舊世界的理念闡述都是極其罕見的,以至於它一發表立刻在拉美、亞洲甚至歐美等國中引發了強烈震動。
由於抨擊了限制德國工業出口的懲罰性關稅,反而導致德國無法儘快償還戰爭賠款,導致矛盾加深衝突威脅加大的政策,德國報紙甚至贊其為“偉大的公正”,而楊秋本人也因此第六次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週刊主編因他抨擊英國在經濟危機爆發初期的提高關稅封閉市場等不負責任行為,導致美國危機加重,給出了一個極為響亮的標題。
《終於有人敢說實話了》。
雖然國內外的批評聲不斷升溫,但麥克唐納依然拒絕放人放行的先決條件,要求中國先就《阿拉伯中國石油協議》和英國展開談判,否則一切免談。
沒法下臺了!
無論是選擇強硬到底的楊秋,還是自知不能退縮的麥克唐納都清楚,這一步是決不能後退的。然而氣氛最緊張的還是利雅得,這個剛剛才宣佈建國一個月的國家上下緊張地渾身發冷,尤其是他們發現中國海軍主力被堵在馬六甲海峽後,連伊本沙特都有些後悔不該那麼草率簽署協議。
“宋部長,我的父親非常擔心。”海灣石油公司利雅得總部內,年輕的本阿齊茲掩飾不住緊張,坐在藤椅上語速匆忙:“有酋長向我們彙報,英國人正試圖說服他們,提供資金和軍火來推翻我們。巴格達也有訊息傳來,英國特使已經提出只要費薩爾侯賽因出兵,就可以讓伊拉克完全獨立。。。。。。。”
坐在對面的宋子清臉色平靜,相比火急火燎的沙特政府,他還算沉穩,聽完後說道:“王子殿下,您說的這些我已經得到情報,所以顧外長今天早上已經搭乘飛機去巴格達見費薩爾國王,之後還將前往伊斯坦布林會晤凱末爾總統。所以我認為您不用太緊張,伊拉克即使被英國說服,軍隊也需要越過土耳其才能抵達這裡,所以他們只是虛張聲勢。”
這點阿齊茲相信,歐戰後土耳其好不容易在凱末爾的領導下獲得獨立,所以近些年一直信奉不結盟不參與的政策,所以伊拉克費薩爾家族想要進攻沙特是不現實的。但波斯灣地區可不僅僅只有一個費薩爾家族,這裡充斥著太多有野心的酋長部落。所以他現在最著急的是那支“阿拉伯中國石油公司保安隊”何時能抵達並建立起來。
宋子清明白他的心思,微笑著分析道:“我有個問題。殿下您覺得如果英國真要推翻你們,需要靠伊拉克和那些二流的部落武裝嗎?”
阿齊茲看看他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這幅摸樣讓宋子清暗暗撓頭,這些阿拉伯人在軍事意識上真夠廢的。於是自問自答道:“恕我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