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這是不是像個玩笑?對德軍來說,現在的維希法國就是張白紙,隨便一捅就破了。但在希特勒心裡,這可是件大事!因為他自詡是法蘭西征服者,打敗法國後就大搞親民政策,還答應維希法國政府,德軍不會進入法國南部。雖然現在是去西班牙,但你總要利用法國鐵路網,總要建立基地吧。近百萬大軍過境,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
下士先生鑽進牛角尖時,在挪威因為動作遲緩嘗夠苦頭的老爵爺卻不能等了。身為優秀政治家,首先就要具備在突發事件中,快速清楚利弊。西班牙內亂,肯定是有悖於英國的政策的,但反過來說,卻也給英美提供了一次不需要登陸戰,就能在歐洲大陸建立前哨戰的機會。再說了,炸爛西班牙。總好過炸爛英國吧?丘吉爾自然明白引開禍水的重要性,面對亞歷山大元帥等軍官,手指伊比利亞半島,叼著標誌性的粗雪茄:“告訴我,需要多久,能投入多少軍隊?”
“三十萬,包括四個裝甲旅和十個步兵師,中國交付的200輛蘇聯t34/76坦克已經在路上,可以運到西班牙。這是八月底前,我們能拿出的最大力量。”亞歷山大元帥也很乾脆。立即說出了自己能抽調的部隊。經過一年多的挫敗,英軍已經不是那支只有幾桿槍的部隊。截至目前,依靠英聯邦國家和龐大的殖民度做後盾,英軍總兵力已經超過500萬(含八十萬海軍人員),因不再需要兼顧除印度外的亞洲和東非,所以歐洲部分的兵力更加集中。雖然大部分都是防空、巡邏等二線兵力,但能作戰的部隊依然有180萬。這其中,有60萬在中東、埃及和北非,印度有30萬。剩餘的全部在英國本土。
“自由法軍和波蘭應該還可以提供10萬,美國人的第二批援兵正在路上,首批部隊最早要兩週後才能抵達。而且我們的船隻損失很大,需要足夠的後勤支援。”海軍元帥龐德也提醒丘吉爾注意後勤和船隻問題。
政治上也很好解決。哈維爾。德。波旁(帕爾馬親王)就在英國流亡呢,但兵力真的不夠!四十萬,最多隻能用於首批投入。要知道,德軍雖然在法國戰役後裁撤部分軍隊。但總數依然在四百萬左右,其中三分之二可以立即投入作戰。其中一百萬在巴爾幹,兩百萬分佈在法國和其它佔領區。剩餘的都在德國國內和蘇德邊界。
所以這點兵力是遠遠不夠的!丘吉爾雖然在戰略上總有奇思妙想,但基本兵力還是清楚地。西班牙國內的親德勢力很強,一旦英軍進入必然會遭到阻擊,而且糟糕的地形對防守方和進攻方都是一場嚴峻考驗。優勢海軍不可能跑到岸上去,空軍轟炸機在山地的效用也會降低很多,所以如果沒有持續的兩三百萬兵力投進去,是根本消耗不起的。英國自身的動員暫時已經飽和,在八月底澳加等英聯邦國家的新部隊抵達前,已經不可能在投入更多,畢竟本土的威脅還沒解除。
中國是別指望了,塔蘭託的事情已經讓楊秋非常生氣,何況他們正準備和日本的決戰。一旦決戰開始,蘇軍必定會全力在中亞和伊朗反撲,能不能守住還難說。
所以唯一能指望的就是隻有美國。
但美軍的首批部隊已經前往北非,等兩週後第二批援軍抵達,估計德軍都殺到直布羅陀了。
“我會請國王和波旁親王好好談談,也會讓羅密利回西班牙。”短短几分鐘,丘吉爾做出了讓大家欣喜的決定。眾人都知道,羅密利是他的外甥,參與過西班牙內戰。讓他回西班牙,這就意味著他決心利用起西班牙國內反對弗朗哥的勢力,將他們拉到波旁親王身邊。當然,這也會帶來gc國際滲透的麻煩,不過有南斯拉夫鐵托的先例,加上蘇德攜手的事實,很多人都應該已經看清現實。
“我們在挪威吃過苦了,再也不能犯落後的錯誤出發!出發,立即出發。把士兵塞上船,搶在德國前面,去西班牙!”丘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