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戰爭。田無宇已經開始反擊了,不如先把拿到手的東西利用起來,十萬勞工,會讓這片河間的土地大變樣。
趙武苦笑了一下,轉移話題:“田卿來得正好,再等一日,我次子趙午帶的增援部隊就到了,他帶來部分今年畢業的學宮學子,我聽說齊國的“稷下學宮”非常有名,田卿當見一見我趙城學宮出來的人,給我一點教學指導如何?”
趙武就這樣輕輕放過了滅莒的問題。齊國這次偷襲得手,心裡未嘗不捏著一把汗,所以派給趙武的勞工,唯恐趙武不滿意。如今見到趙武預設的態度,田無宇放心了,轉而說了幾句馬屁話:“如今趙城學宮的名氣,可是比稷下學宮大多了。不說別的,只趙城學宮的製造專業,以及繪畫與音樂專業,那都是天下聞名,其水平遠遠超過了稷下學宮。我田無宇能有什麼經驗介紹,沒準我還想學一學趙城學宮的教學方法呢?”
真實的歷史上,田氏篡奪齊國的君權,就是從把持“稷下學宮”開始的。在當時的齊國稷下學宮的清談,意味著齊國輿論的最高點。在大旱之年,田無宇毫不吝嗇錢財的進行救災,相比國君的吝嗇行為,田無宇在齊國讀書人心目中,形象比較正面。這時候,稷下學宮的學生正在向田氏靠攏,而田氏依仗自己的富足,也開始對窮困學生的資助計劃……多年之後,稷下學宮培養出來的人才基本上都多少接受了田氏的恩惠,這使得田氏篡奪的時候,國內連一聲反對都沒有。
田無宇對趙武說這話的時候,心中對資助“稷下學宮”的行為,已經從純粹的慈善心理,轉化成有意識有所圖的策略性動作。此刻,他是真想從趙武那裡學幾手……但他的誇獎卻沒有引起趙武應有的響應,後者眨著眼睛說:“寡君喜好音樂,所以我趙城學宮對音樂研究的比較多。另外,天下著名的畫師、擅長畫龍的葉公在我趙城學宮,所以學生們不免對繪畫稍稍感興趣,有名師的指導,也容易出成績……”
田無宇一聲長笑,藉機打斷了趙武的話:“我聽說趙氏崛起。是因為在器械製造上有自己特殊的心得。武子剛才只談音樂與繪畫,不知道這批來的學生裡,可有製造行業的學生?”
說實話,這批學生當中沒有一個是學藝術的。藝術這玩意是高尚學科,說得更直白點,是奢侈學科。晉國有一位愛好藝術的國君已經足夠了。藝術專業出來的學生,都被趙武直接送到國君那裡養活起來,這使得藝術專業畢業的學生容易獲得官職,但只是小官,他們是國君的寵臣,也是弄臣,趙武不會讓這些人向其他行業涉足。
而製造行業、組織管理學業、經濟學業,是趙氏崛起的秘密武器,該行業一般不對外招生,學成出來的學生也不向外分配,基本上都由趙氏內部消化。趙午帶來的這批畢業學生正是這種情況。往年趙武不在國內,但只要趙武回國了,無論他在國內任何地方,按照慣例,學宮都會把這批畢業的學生送到趙武身邊,由趙武發給學生佩劍(授兵),亦即承認學生士族待遇,是武士當中的一員。
而授兵儀式同時也意味著:國人可以透過趙城學宮的學習,獲得類似戰功一樣的成為武士的機遇……當然,這種武士待遇是沒有土地封賞的,因為在十八級軍功授爵制下,唯有軍功才可以授土。但“學宮武士”起點高,他們一進入軍中,立刻被當做軍官使用,進入地方行政,則直接為小吏。
這就是利益。為了維護這利益,學宮學子拼了命地提高趙城學宮甄選標準,以減少競爭者。在這種情況下,田無宇雖然竭力想打探趙城學宮的底細,但進入學宮的人打死也不說。在學宮外面的人則對學宮的瞭解支離片碎。對這種現象,趙武是樂見其成的,他也打死不說。田無宇追問的緊了,趙武招手喚來士兵,吩咐士兵準備夜宴,用豐盛的美食堵住田無宇好奇的嘴……
第二天,趙武起的太早,早晨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