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良面露欣慰之色,遂道:“那依子明之見,本將接下來又當如何?”

“末將以為,主公眼下當班師而還,將精力用於秋收,同時可略施手段,迷惑劉琦,讓他放鬆警剔,而後待秋糧一下,主公再突調大軍南下,殺他個措手不及,又何愁劉琦不滅,荊南不平。”

略施手段,迷惑劉琦,有點意思……

顏良正有興致時,旁邊魏延卻有些不屑,“以主公眼下的實力,硬生生的輾殺劉琦也不在話下,何必要徒費那些無用之功。”

與呂蒙相比,顯然魏延更崇尚硬實力。

對於魏延的不屑,呂蒙也不以為怪。淡淡笑道:“文長言之有理,只是若能巧施詭計獲得功成,又何必非要徒損士卒呢。”

顏良暗暗點頭,心道呂蒙果然是呂蒙,雖尚年輕,卻已展露他詭詐的天賦。

曾經歷史上,以東吳的實力,其實完全可以武力奪取荊州。但呂蒙卻巧施攻心之計,幾乎兵不血刃奪取荊州。

縱觀演義中呂蒙的幾次用兵,也多是以謀略為主,不戰而屈人之兵。

如今顏良與東吳大戰方休,將士多已疲憊,若果如呂蒙那樣,可以最少計程車卒犧牲。就平定荊南,滅了劉琦。又何樂而不為呢。

當下顏良便興致大作。問道:“子明,你仔細說說,怎麼略施手段,迷惑劉琦。”

呂蒙遂是移座近前,笑眯眯的將他的計策諉諉道來。

顏良聽著聽著,嘴角悄然掠起一絲詭絕的冷笑。

此時此刻,顏良心裡不禁在感慨:“這個呂子明。當真是攻心的高手,我的眼光果然沒錯……

######

兩天之後。顏良下令全軍班師,除了呂蒙率五千兵馬鎮守巴丘之外。其餘大軍盡皆北還。

顏良臨走之前,還在呂蒙的建議下,派人向劉琦送了一封手書。

在書信中,顏良聲稱他之所以攻取江陵,乃是應了其弟劉琮之邀,如今劉琮已死,他便願與劉琦就此息兵,雙方以長江為限,二分荊州,互相不相侵。

班師之兵的顏良,除了在江陵、夏口等地留有部分兵馬外,其餘數萬大軍盡回襄陽。

回往襄陽兵,顏良遂令三軍青壯,皆投入到了秋收當中,一時間解兵卸甲,大有放馬南山之勢。

顏良諸般所為,自然是想麻痺劉琦。

劉琦身邊尚有蒯越這等智謀之士,自然沒那麼容易被矇騙,而顏良的所為,也並不打算徹底的讓劉琦相信,自己會就此放過他,而只是想讓劉琦誤以為,在短時間之內,顏良將不會對他動手。

歸往襄陽後不久,顏良遂又實施了呂蒙惑敵之計的第二步:

上墳。

是日黃昏,身著素裝的顏良,率領著襄陽的文武,幾百號人馬,浩浩蕩蕩的出城,前往了襄陽之南的劉表墓地。

當年形勢緊迫,劉表病死之後,劉琮只匆匆的將劉表下葬,也顧不得給他老爸修座好墳。

而顏良則在呂蒙的建議下,調發幾百工匠,對劉表的墓墳大加修葺。

修葺完畢這天,他便率領著眾部屬,親自前來祭拜劉表。

在眾人面前,顏良親自宣讀了那份由許攸起草的祭文。

在祭文中,顏良深切表達了對前荊州牧,當代大名士,漢室皇族後裔,大漢朝忠誠的臣子景升公的悼念。

在祭文中,顏良還肯定了劉表治理荊州的功績,並指出如果沒有劉表仁政,荊州就不會出現戶口百萬,民豐富足的康樂景像。

同時顏良也深切的懷念了當初他和劉表的友誼,懷念了二人身為盟友,互相扶持,共御外敵的那頓感人歲月。

……

平素習慣了大殺四方的顏良,今日卻站在那裡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