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平安的奈米衛星升空,其實意義非常之大。

衛星按照其使用功能和領域不同,分為科學探測衛星和應用衛星。

其中應用衛星是直接為國家民生經濟和軍事服務的人造衛星。

按其用途可分為通訊、氣象、偵查、導航、測地、環球資源和多用途。

魏平安的首批奈米衛星,源自系統出品,核心科技含量巨大,涵蓋了幾乎所有的功能性用途。

更是作為一種佈局衛星發射升空的。

後續的衛星發射可以按部就班,但當務之急,是魏平安可以為民生周邊的便捷和高效,陸續提供一些他曾經世界的那種日常便利服務。

所以,當衛星升空後開始了對接運作後。

魏平安最先授權紅後開發的配套終端,是基於通訊衛星功能下的行動通訊終端。

俗稱行動電話。

其實,早在1940年,貝爾實驗室就造出了人類第一部所謂的移動通訊電話。

只是該行動電話體積太大,研究人員只能把它放在實驗室一個架子上,隨後人們就慢慢的淡忘了這件事。

而在三年多前,在1973年4月。

美國摩托羅拉公司工程技術員馬丁庫帕,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行動電話。

該行動電話實際上可以使用任意的電磁頻段。

並且魏平安也知道第一代模擬手機就是靠頻率的不同來區別不同使用者的不同移動終端的。

甚至哪怕是第二代的gs系統,也是靠極其微小的時差來區分使用者。

而幾十年後,隨著頻率資源的匱乏不足,手機使用者也呈幾何級數迅速增長,所以技術迭代的需求產生了更“綠色”更穩定的方式。

靠編碼的不同來區分使用者的cda技術。

不僅通話質量和保密性更好,而且更加環保,能減少輻射。

魏平安設計的一代機就是類似這種。

基於td-scda標準的3g移動通訊終端機。

嗯,不妨大邁步一下,更新迭代的下一步二代機,可以直接進入4g網路時代。

有了這160枚奈米衛星為基礎,後續發射第二批衛星,也不再需要軍用機載或者發射基地。

畢竟是更高等級的世界所孕育出的系統所提供。

發射方式只要有一個標的參照物,就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實現後續衛星升空的安排。

現在已經可以展開想象。

當數萬枚奈米衛星佔領了近地軌道後,全世界都會覆蓋在衛星網路之下。

到時候如果國民能力需求量可以達標,5g網路或許就可以提前搬到眾人眼前。

嗯,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國民生活需要與否。

按照魏平安的規劃實施情況。

第一代帶導航系統的3g機,生產出來之後,首先會在林有錢等人內部圈層進行小範圍嘗試,預估計會在78/79年左右在部隊普及。

3-5年後當部隊裝備升級,初代機也就能轉為民用。

試想一下吧。

一機在手,天下我有的便利生活,最遲也將會在90年之前在祖國普及。

讓全世界都會羨慕的科幻生活如果突兀的出現在他們胡編亂造的科技荒蕪之地,會是怎樣的一種光景呢?

讓那些還在嘲諷我們吃不起茶葉蛋的彈丸省份的無知民眾們,親身體會一下什麼才叫土包子。

也是挺不錯的一種處理辦法吧。

魏平安自己也相當的期待看到這種事情真的出現。

1976年的這個年,過得都像是比往常更有活力似的。

冬儲大白菜,魏平安這個四合院裡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