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趙毅堂一家子對沈桐好是真心的好,除了沈桐懂事機靈外,最主要的是趙毅堂只要看到他,就想起死去的兒子,念子之情是他難以割捨的情懷。
要說趙毅堂也夠可憐的,中年喪子,女兒又身患重病,自己又剛剛遭受重創,接連不斷的打擊沒有擊垮他,反而越發堅強。男人以事業為重,可支離破碎的家庭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早早地就兩鬢白髮。人生啊,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
沈桐沒有拒絕,滿口答應了趙毅堂的請求,這讓趙毅堂樂得像個小孩子似的,掏出煙丟給沈桐,還親自點上。
沈桐與趙毅堂閒聊了一會,指著電腦道:“趙書記,我想用用你的電腦,您看方便不?”
“你用,你用。”趙毅堂起身道,“電腦對於我來說是個擺設,我年紀大了,甭說電腦,就我腰間的這bp機,好多功能我都不會用,哈哈,你先忙,我上個廁所。”說完,背起手,哼著小曲走了出去。
目前,基本上各個單位的一把手都配上了手機,就連最冷門的檔案局局長,都買的最新款手機。趙毅堂也算個另類,依然帶著傳呼機,好多人會問:“老趙啊,你也該買個手機了。”就連吳江凱都幾次提到,“老趙,趕緊配個手機,幾次找你都聯絡不上。”當時趙毅堂滿口答應,過後依然如故。
其實,趙毅堂也不是買不起手機,但他家的情況實在不允許,女兒每個月高昂的醫藥費,都壓得他夠嗆,能省一分是一分吧。趙毅堂如此簡樸的工作作風,居然被馬國濤檢舉受賄被免職,不得不說是強烈的諷刺。
然而,受賄的事實確實存在,這也是趙毅堂的妻子李臘梅逼不得已,一心想著把家裡減輕點負擔,手一哆嗦就收下了。吳江凱後來得知事情的真實情況,他並沒有埋怨趙毅堂,要不然也不會這麼快就再次起用他了。相反,馬國濤被免職至今,吳江凱隻字未提。
趙毅堂走後,沈桐熟練地開啟電腦。大學時代,沈桐最大的夢想就是擁有自己的一臺電腦,父親善解人意,幾次提出要給他買,但沈桐都一口回絕了。那時父親的養殖場剛剛起步,家裡正需要錢,一臺電腦當時售價高的讓人咋舌,要價6000多元,對於沈桐來說,簡直是奢侈品。
沒有電腦,沈桐就經常跑網咖,在網咖裡他學會了聊天,打遊戲,看電影,透過小小的視窗瞭解到外面的大千世界。尤其是在瀏覽入口網站的新聞時,沈桐才有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目標,當一名記者。畢業後,他如願以償。可好景不長,僅僅一年光景,就讓他與這個職業無緣。
沈桐開啟大學時代註冊的郵箱。這個郵箱號還是他大學教授讓他註冊的,告訴他說以後我們交流就可以透過這種方式。能受到教授如此青睞的,寥寥無幾。
當年大學畢業時,沈桐的大學教授執意讓他考研,讓沈桐跟著他專門研究現當代文學,並直接保送。沈桐也心動過,可當年的大學生已經不再是天之驕子,畢業不包分配,由學校推薦,可研究生依然享受著包分配的待遇。
沈桐苦思冥想了幾天,想到自己家庭的狀況,最終下定決心告知教授,決定出去找工作。教授扼腕嘆息,但依然沒有放棄沈桐,並指給了他一條路,讓他留校任教,他去和學校說情。
對於教書育人這個職業,沈桐不能說不喜歡,總覺得有些單調枯燥。從小一直生活在校園,從這個校園挪到另外一個校園,大學畢業後繼續待在校園,這種生活並不是他想要的,於是他再次宛然拒絕了教授的美意。
在沈桐的堅持下,教授把他推薦給了《東江日報》的老同學。工作期間,教授還經常打電話過問沈桐的情況,足以看出他對這個愛徒的憐惜之情。
沈桐開啟郵箱,一連串未讀郵件引入眼簾。仔細數了下,居然有50多份。沈桐粗略瀏覽了一遍,有20多份是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