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羌亂之論(第2/4頁)
章節報錯
忠的學識淵博,對涼州之事信手拈來,名士頭銜可謂是實至名歸,難怪韓遂和馬騰進行造反時,把他給拉上,恐怕就是為了擴充自己的影響力!
兩個人開始談論,還只是針對涼州的風土人情,可因為王羽等人這次來到的地方,屬於段熲鎮壓羌人叛亂的主戰場,他們談著談著就談到平羌舊事之上。
羌族叛亂,表面上看起來就是羌人叛亂,但實際上這裡面的水可深著呢,因為它本身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個複雜的政治問題。
一旦進行討論的話,勢必會引起分歧。
這不,在討論中,兩個人的意見很快就不統一了。
首先是閻忠,作為士人,他有些方面還是過於天真,或者說太過想當然了。
就拿段熲對待羌人的血腥手段來說,他對此很不贊同,相較於鐵血殺戮的段熲,他更欣賞皇甫規和張奐,這兩人的招撫主張。
在他看來,羌人自從遷移到大漢王朝後,在日積月累中,已經沾染了漢人的習俗,他們之所以屢降屢叛,如此反覆無常,皆因朝中奸佞當道,貪官惡吏橫行其事,導致涼州的情況越來越差。
只要朝廷懲處閹黨,罷免那些貪官汙吏,重用那些有才學的高幹子弟,只要他們這些有才學的人上任涼州,在涼州進行治理,未必沒有一檄而定亂的可能。
並且,這樣的話,朝廷花費的代價也小,起碼,不需要那幾十億錢的軍費。
要知道,段熲自從平羌後,花費的錢財就有幾十億錢,換算成馬蹄金的話,起碼十幾萬金,這是怎樣的一個代價。
當聽到閻忠的觀念後,蓋勳不住地搖頭,在這一點上,他跟段熲一樣,主張剿殺,因為一直跟隨王騰的緣故,蓋勳的想法,並沒有那麼天真,而是可以從現實情況找到答案。
在他看來,懲處閹黨和一些貪官汙吏,並不能解決涼州問題,甚至連其他州的問題都解決不了,因為閹黨說白了,就是皇帝和世家大族奪權的傀儡!
皇帝用得上他,他們才有著一定的權力,如果按照閻忠方才的那個說法,禍害涼州百姓,豈不是當今的皇帝了!
而且,就算把貪官汙吏給罷免出去,涼州的情況就會好嗎,恐怕不見得吧。
士人對段熲一直有所非議,一方面是因為他投靠了宦官,成為其爪牙,另一方面,就是他為了平息羌亂,耗費國家年賦稅之大半。
在蓋勳看來,那些士人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畢竟平息羌亂所花費的錢財,都是先帝從世家大族手中弄出來的。
段熲花費了這麼多的錢,他們自然要找段熲的事,而這恐怕也是段熲投靠宦官的原因,若沒有宦官藉助皇帝的威勢保住他,他恐怕早被士人吞了。
所以說,段熲現在跟士人勢如水火,不是沒有原因的。
不過,兩人聊著聊著,在相互對視一眼後,都紛紛搖頭嘆息了一聲,那是一種相顧無言。
因為兩人都知道,無論是主張安撫、還是主張圍剿,其實殊途同歸,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為了讓涼州安定下來,百姓能夠過上太平的日子。
但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太難了,因為想要使涼州恢復安定,百姓過上太平的日子,最需要做的事,便是吏治清明,而這又是一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更難的事!
但是,如果遲早吏治不清,羌人遲早因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再次發起暴亂,而且其爆發程度,只會越來越猛。
…………
尤其是,現在羌人之中,出來爾朱榮這樣的猛人,統帥屬性高達99的他,放眼漢末三國,也是可以名列前三。
而在這個時期,單從統帥屬性來看,也就鮮卑的檀石槐,與他旗鼓相當了。
聽到二人對羌亂的見解,王羽不發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