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也助長了唐三彩的興盛。

第二個誤區,許多人認為它工藝十分發達。其實這種發達只是相當於唐朝,它只是一種陶,連瓷都稱不上。它的可貴之處,在於色彩豔麗,在於造型,因此它有獨特的藝術價值,並沒有工藝價值。後人很容易就偽造出來假三彩,只是那種歷史滄桑感偽造不出來罷了。

但是王畫還是喜歡看窯工燒三彩,他不是看窯工們打胎上釉,而是看窯工用刀子刻出各種精緻的造型,以及用筆“開臉”。每一次看到後,如果不是怕別人說他妖異,他都想親自上去試試。只是窯主也不會讓他這樣做的。

一件唐三彩先選擇土,打胎,造型,高溫燒胎後冷卻,配釉低溫重燒,至於人物,頭部是不上釉的,而等釉燒出來後,再畫眉、點唇、畫頭髮。這個過程就叫“開臉”。

直到此時,一件完整的唐三彩才算是完成了,然後運往各地,作為陪葬品,再次進入地下。

車輪“吱吱啞啞”地響著,這幾輛牛車都是運送鞏縣的陶瓷進入洛陽的。

王畫就是搭乘其中一輛,跟隨他們一道進入洛陽城。

鞏縣離洛陽並不遠,可因為牛車負重而行,到了洛陽,都到了第二天,而且天色都晚了。

當王畫找了一家客棧住下時,洛陽城已是一片燈火通明。但也只是一些客棧酒樓妓院在營業,至於純種的商業交易已經停業。唐朝的商業模式以坊為主,白天營業,夜晚休息。“凡市以日午擊鼓三百聲,而眾以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聲,而眾以散。”

但在南方這條法令要松馳得多,後來就連長安洛陽這樣的都城,上半夜同樣也有商人營業。同時,商人一開始地位很是低賤,這也與李世民糾正隋朝奢侈的風氣有關。可後來商人的地位逐漸提高,就連一些世家子弟官員士大夫都主動參預商業活動。特別是陳少遊三總大藩,透過貿易,累積財富巨億萬。

這時候唐朝經過幾十年的休生養息,人們的思想觀念正在轉型期,商人地位逐漸提高。象鞏縣的杜家於家以及他自己的王家,算起來也是小士族,可還是主要透過商業來謀取財富的。

但作為現在大周首都,洛陽到了晚上,基本上所有的坊市都關上了大門。

王畫洗了腳後就上床睡覺了,可他沒有睡著,他躺在床上,要回想著以前所學到的知識。

這一次他前來洛陽,獲取財富的手段,並不是透過瓷器,也不會透過唐三彩。儘管這是他內心的渴望。可燒瓷需要大筆本錢的,現在懷裡就只有狄仁傑送他的十幾兩銀子,無疑是杯水車薪。

至於唐三彩,無論它是真正高雅的工藝品也好,還是一個上不了檯面的冥器也好。王畫是不敢燒的,如果他一燒,這一輩子甭想在這個世界出人頭地了。

他這一次前來的目標,卻是另一樣藝術品。一樣被許多後人都淡漠的藝術品——漆器。

這種藝術品在中國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在唐代以前,它的作用很模糊,可做工藝品,日用品,甚至還可以做冥器。但到了唐朝以後,隨著陶瓷業的發達,日用品漸漸讓比較粗糙的瓷器所代替,冥器也讓唐三彩取代。從事漆器的技師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對製作手法精益求精,將整個漆器向工藝品轉移。

末金鏤、雕漆等髹飾品種以及金銀平脫,螺細鑲飾、夾紵造像等技法,都是在這時候創造出來的。但同瓷器一樣,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越往後去,工藝更加發達。單論工藝富麗,唐漆不如宋漆,宋漆不如元明漆,元明漆不如清漆。

漆器不是王畫的專業,可也是他的愛好。對於他的博雜的興趣愛好,他的好友,國畫大師程十發曾經提出忠告,說他如果將這些精力放在某一方面,都可以成為震驚天下的名匠。可是王畫聽後,只是笑笑不語,依然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