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因為這些事情有的不好公開,還有李顯也覺得王畫掃了他的面子。所以連傳旨的人都沒有交給太監去辦。
王畫又當著李裹兒的面,再次寫下一份奏摺,又說了功必賞,罪必罰。所以公爵不能受。況且他及冠之年還沒有到,又是異姓為爵,高處不勝寒,不勝惶恐,陛下這不是優待,而是捧殺。
當時王畫寫這份奏摺時,李裹兒正在一旁觀看,看到這裡時,李裹兒都笑了起來。可細細回想了一下,也不是沒有道理。
王畫又寫道,另外一個人天賦固然一部分,然而許多東西是學來的。特別立於朝堂重臣,每一項舉措事關千萬百姓幸福。這份本領也有一個學習循序漸進的過程。就象他做武官之職,也是先從一個下府折衝都尉做起的,一步步得來的實踐經驗。可就是這樣,還有用人不當的過失。
因此,如果陛下真要寵愛於臣,要麼賜臣秘書少監之職,要麼賜臣進入昭文館擔任一名學士,先學習幾年再說。其他職位不敢受也絕不受。
所謂的秘書少監也就是秘書省的副長官,而秘書省職責就是掌管國家典籍圖書之事。說句不好聽就是相當於皇家圖書館的任務。雖然秘書少監也是一個,從四品的官員,然而這個部門是一個清水衙門,但好在藏書萬軸,如果好學之士進去,都是如魚得水。王洲…羔想夾,正好喜歡看書。壞有現在他想低調行面種苫個大隱於朝的機會。
可這也是他想一下,李顯也不會同意,如果那樣做,估計都有大臣進諫了。
還有一個職位。那就是昭文館學士,這是一個五品上的職位。也是一個冷門的衙門。
其實後來人們更加熟悉唐朝的是翰林院學士,不過翰林學士由來還要到後面幾十年,後是玄宗設翰林待詔,掌四方表疏批答。後來又因為中書事務繁多,文書垂滯,又選文學之士,號翰林供奉,到開元二十六年,才改翰林供奉為翰林學士。演變到後來,因為翰林學士與皇帝經常得以親近,權利越來越重,被稱為內相。
最有爭議的就是李白的供奉翰林是不是翰林學士。肯定不是的,翰林供奉與供奉翰林是兩回事,玄宗四年前重組後已經沒有了翰林供奉之職,如果李白是提前四年做了翰林供奉,也可以大膽地說一句,等於是翰林學士。這一個顛倒,兩種性質了,而這個職位更沒有草詔掌內命的權利,說白了就是一個玩官。陪皇帝開心的。
翰林學士本身也沒有官品,他們的官品是在朝堂上另一個職位,從六部尚書到校書郎,只要有學問皆可以得選。
除了翰林學士,還有一個集賢殿學士,這也是中書省主管的一個部門。
可同樣也是玄宗時設立的,現在還沒有出現。
在李治病重時,唐朝又設立了一個北門學士,這是因為武則天深居內宮,不能很好的駕駐國家政權的產物,這些學士等於是武則天智囊。不過隨著武則天登基後,這個職個再次冷落下去。
昭文館就是原來的弘文館,因為李顯避太子李弘的名諱剛剛改名的。設館主一人,總領館務,還有學士,掌校正圖籍,教授生徒。不過學生人數很少,都是皇族貴戚與超品高官弟子,還有校書郎,掌校典籍。但在朝堂上有制度沿革與禮儀輕重時,昭文館學士可以參議。
還是一個閒職,不過比原來的秘書少監實質的權責稍微大一點。看到王畫這份堅持後,大家再次哭笑不得。
不過沒有辦法,王畫總要安排下去。只有安排了王畫,才能決定血營何去何從,不然血字營軍隊一天不撤離洛陽,也是朝廷的一大心病。
最後李顯也啼笑皆非地下旨。讓王畫先擔任昭文館學士。
隨後又下旨讓武三思再次監任營督之職,可做了一些變動,武三思與王畫一樣,有命令血營權利,只是手段換成遙控指揮。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