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況且那時候王畫才多點大。但東家眼皮子淺,甚至還看到十八家的下場,頂風而上。結果碰了一鼻子灰,來求人。
沒有辦法,自己只是一個外姓,如果不是因為搭上了王畫這條線,自己在韋傢什麼地位也不是。現在王畫這條線丟了,自己地位馬上又要產生變化。
在塔上轉了一圈,兩個人不是滋味地回去。
第三天,賀掌櫃一個人在街上轉悠,迎面遇到了一個人,將他拉進一個茶館,喊夥計端上來茶,然後對他說:“我是王刺史家的下人,是王刺史吩咐我找你的。”
“請問有何貴幹?”
“我家二郎說過,如果賀掌櫃願意前來王家,王家隨時掃塵相迎。”說完了,什麼也不說,只顧喝茶。
敢情是來挖角的。
其實不能這麼說,這一年多來,從收購糧食,到經營店鋪,還有其他的奔波,已經為王畫手下培了一千多人才,賺錢事跟在後面學賺錢的技巧與經營的能力,還有識字。
這些人將成為以後王家的砥柱中流,不但為王畫產業經營,而且有些人將成為治理大洋洲的骨幹。不缺賀掌櫃一人。
王畫主要是報恩。
當初將漆箱給了寶林齋,固然是看重七姓十家幾百年歷史,這幾百年相互聯姻,幾乎成為一個整體。韋家也與他們聯姻,但關係沒有那麼親密,相反還有一些矛盾存在。
這符合韋家的利益。畢竟賺錢嘛,非要讓給對方?只要利益重,什麼都可以賣。就象太原王家一樣,十八家賣得一乾二淨。但十八家呢,現在給了他們巨大的利益,同樣對王畫言聽計從。連在朝中做官的子弟,都得到家族的吩咐小不準在朝中與王畫為難。那怕韋氏授意,都不行。
但做出第一反應的不是韋家小而是賀掌櫃。後來比拼漆器時。於其說是支援,不如說是想學他的技術。王畫得到的實利很少。因此,真正感謝的是賀掌櫃,與韋家無關。
雖然賀掌櫃還是為了韋家利益著想的。
賀掌櫃搖頭苦笑說:“一臣不事二主。恕老朽萬難從命。”
“不急,什麼時候賀掌櫃想通了,什麼時候都可以來王家。而且王家也非是你所想像的。”來人說完付賬離開,留下賀掌櫃捧著茶杯,怔仲半天。
到了十月上旬結束時候,王畫才回到欽州城。也立即接見兩人。
韋家長老不好意思開口,賀掌櫃說道:“王刺史,這一次我們家族中某些人眼光短淺,發生了一些誤會,還望王刺史海涵。”
“海涵什麼?皇后不是給了我一個字,止!我也回了一個字,幡。什麼叫幡,沒有風吹動它,它不會動。吹的東風,它會往東邊飄揚。吹的西風,它會向西方飄揚。”
不招惹它,它也不招惹你。但招惹了它,它也會招惹你。但給它善意,它也會吹向善意的一方。
王畫回答無可挑剔,但兩個人知道不是這情況。
可抗議都沒有用,得有證據。能證明什麼?人家的瓷器,為什麼一定要讓韋家經營?至於海上出事,能證明是王畫的人做的?以後船塢如果出事了,又能證明是王畫做的。既然能破出滑州與汴州的案子。王畫心思縝密到了極點,能留下把柄?況且要動用,也不會動用中原人,辦完事了,還不知在那一個海島上,官府怎麼找?
王畫又說道:“而且我不欠貴家族什麼,也不會求貴家族井麼。”
韋家長老無奈,只好將韋氏寫的央字拿了出來。
這不拿還好,一拿王畫更生氣了。他問道:“二位,可知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都知道,看到王畫神情不好。不敢說,搖頭。
“這是六十四卦中第四十三卦,上兌下乾,沼澤覆蓋在大地之上。所以家說決除小人要剛健有力,但又要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