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青崗嶺之戰

姑娘回過神來。將眾件瓷器放在桌午卜

看到了這件瓷器後,連武則天也站了起來,從龍輦上走下來,走到桌面前面觀看。

不但武則天,就連其他的大臣全部站了起來,擠了過來,看著這件瓷器。

就是小玉真兒,站在這件瓷器面前,也忘記了看不遠處,李裹兒正附在王畫耳朵邊一邊說話一邊吹氣:“二郎,你真了不起,居然能燒出這樣的瓷器來。”

王畫笑了一下。

對於眾人的震慢,他早在預料當中。

這件瓷器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彩瓷,而且還是成熟的釉裡紅彩瓷!

釉裡紅和青花都是釉下彩。

柚下彩就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乾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繪製各種紋飾,然後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淺色面釉,一次燒成。燒成後的圖案被一層透明的柚膜覆蓋在下邊,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顯得晶瑩透亮。

柚下彩瓷的出現應追溯到漢末三國時期,不過當時只是以赫色顏料簡單地點彩來裝飾瓷器。在現在的鞏縣窯以及長沙窯也開始出現一些粗糙的柚下彩瓷。但效果極不成功。直到元朝才日益完善,它包括青花、柚裡紅、釉下三彩、釉下五彩、柚下褐彩、褐綠彩等。

釉裡紅比青花製造更難。料要經過很細的研磨,繪製時還要經常加水攪拌以免料水分離。並且在繪製之前施上一層青白底柚,再用舶裡紅料繪畫。最後再吹一層青白蓋釉。再經過高溫燒製。

王畫燒製的這件瓷器在釉裡紅中很有名氣,它的造型來自康熙年間製作的釉裡三彩鶴鹿同春橄欖瓶。三彩有在銅工藝上發展的釉裡紅,還有以鐵為著色劑發展起來的成熟豆青,並且還有青花。但這種青花不是元青花那種勃泥青,而是萬大海從江西瑞州帶回來的一種含猛量很高的青料,又稱是石青。

用鐵用銅作著色劑,是在燒製醬色瓷與鈞瓷基礎上研發出來的。這項工藝看似是相連,可這個發展的過程,如果不是王畫將它催化,得經過幾百年的時間積累,一直到明朝才進入成熟階段。元朝有,但很不成功。

不但如此,就是這一件瓷瓶的瓷胎泥料也是來自江西景德鎮,不過現在不叫景德鎮,而叫昌南鎮。

製作這件瓷器圖案時,王畫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與原來圖案有一些不同。圖畫的效果並不遜色,而且這種圖畫更符合現在的唐朝人審美觀點。

但燒製作時產生大量的暴廢品。因此王畫只好一次次的繪製,現在幾乎對這瓷器上的圖案每一個地方,甚至連一根松樹的松針他都能默想出來。

同時因為時間短,效果也沒有原件的理想。

但這件瓷器不是放在清朝的,而是放在唐朝的。

這時候的人們那裡見到過這樣的彩瓷?況且詩人所說的邢白,什麼白如雪,白如玉,這件瓷器的胎白,才讓人們知道什麼是瓷如羊脂白玉!

這樣的瓷器出現在這時代,可以說是真正的絕響!

王畫並沒有感到十分滿意,但總算將這六種瓷器燒了出來。儘管這需要一百多個技工花了一個多同時間,在與他配合,更是燒了十幾爐瓷,試驗的瓷片達到幾萬件,產生的暴廢品達到了三百多件,花費的金錢包括人工在內,近兩千貫。也就是說,不用放在後世了,就是現在每件瓷器成本就有幾百貫!

但這六件瓷器終於讓他毫無疑問地贏得了這場決戰。

還有一點,隨著這最後一件瓷器的試驗成功,一旦技術達到圓融的地步。那麼另一種中國瓷器上最重要的瓷器青花瓷也可以進行燒製了。同時更多的彩瓷也不再是一個夢想。

只可惜他要準備參加科舉了。可如果沒有權利在手中,掌握了這種技術,打一個不好聽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