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頂沖天帝王冠,身穿黃金袞龍袍,腰佩一口連鞘寶劍,身材頎長,面白如無瑕美玉,一雙眼眸璀璨似星辰,負手而立,自有一派威嚴氣象油然而生。但凡有一些身份地位的仙佛神魔對此人都不陌生,因為此人正是天庭之主,名義上的三界至尊——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落地之後頭顱微微仰起,看著那霧幻朦朧的靈山,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神采,似是欽羨,似是忌憚,似是期冀,又似是一種莫名的堅定……

靜立觀看半晌,玉帝輕輕嘆了一口氣,向前邁出一步,向著靈山佛境揚聲道:“準提佛祖,玉帝昊天前來拜見。”

令人驚奇的的是,玉帝說話的聲音雖然不小,可聲波卻似乎被一股奇異的力量所收攏,形成一道筆直的聲線向著靈山佛境傳去,竟是一丁點都沒有向周圍擴散開來。此時就算是有人就站在玉帝的身旁,也只能看見玉帝的唇張口動,卻不會聽見一絲一毫的聲音。

那道聲線在行進了數十里的距離之後,終於進入了靈山佛土的範圍之內,頓時就像是將一塊小石頭投入了湖水之中,一圈凡胎肉眼不可見的漣漪隨著聲線的進入而盪漾開來。接著一個平淡卻猶如春風拂面的聲音從那漣漪之中震盪傳出:“陛下親臨,貧僧不勝榮幸,請進吧。”

隨著話音落下,一道金光長虹從靈山佛境之中飛射而出,掠過數十里虛空落在玉帝的身前,竟是在瞬間架設出了一道絢麗的金虹長橋,來迎接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見狀下頷微點,邁步踏上金虹長橋。捱玉皇大帝雙足盡數踏上金橋,金橋頓時離地收縮,彷彿蛇信倒卷而回,化作一道耀眼金光帶著玉皇大帝縮入那靈山佛境之中。

玉皇大帝隨著金虹飛入靈山佛境之中,但見靈山頂摩霄漢中,根接須彌脈。巧峰排列,怪石參差。懸崖下瑤草琪花,曲徑旁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卻似火燒金;白鶴犧松立枝頭,渾如煙捧玉。又見那黃森森金瓦迭鴛鴦,明幌幌花磚鋪瑪瑙。東西盡都是蕊宮珠闕;南北看不了寶閣珍樓。天王殿上放霞光,護法堂前噴紫焰。浮屠塔顯,優缽花香,好一處靈山佛地。

在金虹的載動下,玉皇大帝並沒有落在雷音古剎之前,而是直接從雷音古剎之上飛越而過,落在靈山後山的一處遮掩在古柏森森之中,蔭蔭菩提之內的山洞之前。

隨著玉皇大帝身形落在洞前,原本洞門之上的一道淡金色光幕彷彿門簾一樣向上捲起,顯露出洞口,一個淡淡的聲音從洞中傳來:“陛下,請進吧。”

玉皇大帝見狀下頷微點,邁步走入洞府之中。

這山洞極為深邃,卻並不像尋常山洞一般的幽暗,頭頂腳下,兩側石壁之上俱是隱隱泛出金色明光,彷彿是走在一條黃金築就的長廊之上。而且這些隱隱泛出的金色明光還不斷的閃爍變化,竟依靠色調的光暗變化在這山洞的兩側和洞頂的石壁之上演繹出了一幅幅變幻不定的圖畫,有佛陀,有菩薩,有諸羅漢,有優婆飛天……當真是奇妙萬方。

只是這洞府景觀雖然奇妙,心中有事的玉皇大帝卻是無心欣賞,腳下沒有絲毫的停留。時間不大,便來到了洞府的最深處。只見這洞府深處面積要比前面寬敞許多,呈現出一間石室的樣子,卻是不見絲毫刀劈斧剁的痕跡,渾然天成。

石室之中靜寂空蕩,沒有什麼任何擺設。只在對深處的那面石壁之上可有一個佛字。向那佛字看去,只見這佛字並非銀鉤鐵劃,鋒芒不露,卻渾實簡樸,渾然天成,似乎蘊含著無盡的奧妙。

在石室的中央擺著一個貌似普通的蒲團,在蒲團之上坐著一個身材消瘦,面色微黃的老僧。此僧身披袈裟,盤膝而坐,雙目似睜非睜,似閉非閉,手持著一樹枝,非枯非榮,不青不白,卻又七色寶光在其上流轉,灑然自在。

待到玉皇大帝邁步走進石室,那老僧將低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