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自己分管的上級部門爭取經費,盡所有的能力,把更多的錢集中到邊陲鎮的建設上來。”張建中說,“這個制度就由周鎮制定。”

周鎮點點頭。

陸副書記又不高興了,覺得這應該是人事管理的範疇,交給周鎮制定,是不是有點不尊重他,如果,你揹我,我不知道,還情有可原,你卻當著我的面!首先,他還是想檢討自己的,想自己春節期間哪項工作是不是沒做好?張建中不滿意了,放假前,他對自己還是很器重的啊!什麼工作都放心交給自己乾的啊!

想來想去,並不見張建中表示過什麼不滿意,就問自己,會不會是周鎮在張建中面對說了自己什麼壞話,破壞了自己在張建中心目中的形像?應該是了,否則,張建中對自己的看法不會一下子轉一百八十度。

其實,並沒那麼複雜,這個獎勵制度,多少帶有經濟成分,由政府那邊責任起草也在情理。

接下來討論的事更把陸副書記急怒了。那時候,周鎮已經離開,還是一正三副四個書記。

“我們四個人研究一下人事安排吧!”

陸副書記有點反應不過來,人事安排的問題,一直是由他提的,儘管是張建中的意見,但也是借他的口提出,即是說,張建中先得跟他通個氣,然後,由他代表組織部門向書記處提出研究討論。

“大家都知道,我爭取到了一個主任科員的編制,不能總空置著不用,所以,想聽聽大家的意見,誰更合適?”

陸副書記稍鬆了一口氣,原來是這個編制的安排,他認為張建中沒跟自己通氣,沒要自己向書記處提出,是對的,這事與你有關,由張建中提出來的確是更合適。

562 集體決策圈

黃副書記沒說話,很顯然,這個編制非他們倆莫屬,要麼自己,要麼就是陸,如果,不是想讓給別人,當然不說話為上策。

鎮長也不說話,說給誰都會有一個人對你有意見,雖然想把陸拉過來,卻也不想得罪黃,因此,還是不說為妙。

這正是張建中需要的結果,你們不說,我就不得不說了。

“既然大家都不表態,我就談談個人看法吧!”

話是這麼說,但個人看法只是張建中的看法,不是張書記的看法?

——我在基層工作的時間沒有大家長,但對下面的情況也是非常瞭解的,以前,我們總是一把手說了算,有許多決策的制定,事情的處理,一把手未必就正確,如果,再聽不進其他人的意見,就更不利於地方發展。所以,我想以後,還是偏向於集體決策。

——怎麼集體決策呢?雖然,我們總說黨委決策,但這個面還是大了點,十個八個黨委坐在一起,大家各抒己見,水平能力參差,視角不同,真要統一,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我們總不能為了一兩個決策浪費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所以,還要縮小一下範圍。

——這個範圍縮小到什麼程度呢?本來,書記處這個範圍是最好的,但我們四個人,如果出現兩票對兩票的情況,問題反而無法解決,所以,我想,讓周鎮也參與到這個決策圈子。

說了這麼多,才轉入正題。剛才,別人才說那麼幾句,就有人叫“別扯遠了”,但張建中有這個特權,他想怎麼說就怎麼說,說多久就說多久。

在官場,官越小的人,說話越要簡潔到位,官大的人,天馬行空,話不對題也沒人站出來說他浪費大家的時間。所以,任何場合,總是職務最高的那個人侃侃而談,不是他說得更透徹,而是有那麼一個特權。

其他三人還是不說話,但已經意識到他想把那個編制給誰了。

“所以,我想,那個編制還是給周鎮,這樣,他進入決策圈就更合理了。”

貌似滴水不漏,但並不是沒有駁斥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