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五年工呢,他學的是賬房,就是白做工十年也佔便宜了。”

“嫂子如果覺得賬房先生這行當好,等大壯讀書讀煩了,不願考狀元做官了,或者二壯長大了,我也照樣教他們這些本事,可好?”

張嫂子其實也確實有些私心,她家裡大壯自然是要考狀元的,就算考不上狀元,考個秀才教書也行,但是二壯那孩子卻看著不是個讀書的料兒,今日見瑞雪收了栓子,就生了許多羨慕之意,想著,二壯如果也能跟著瑞雪學些本事,將來養家餬口就不用她跟著愁了。

此時一聽瑞雪如此輕易就許了收二壯當徒弟,立刻歡喜的停下獨輪車,連連給瑞雪行禮,惹得瑞雪哭笑不得,好不容易才攔下她,重新上路。

如此不過六七日,小食肆終於建好了,說是木棚子,其實就是木頭房子。南北兩側都是長長的大炕,中間過道用打磨得極光華的木板相隔,南邊稍窄,分了三個房間,每個房間都有一個窗戶,推開就能看到外面的田野景色,炕上放著只刷了清漆的原木小方桌,散發著淡淡的松香。

北側房間則是通長沒有隔斷的,也比較寬敞,除了炕上,地上也擺了大方桌和長條椅,三扇的大木窗,糊著雪白的棉紙,輕輕一推開,就能看到外面街上和碼頭的情景,如果有人在外面喊上一聲,屋子裡也能清楚聽到。

外間的北門邊,用木頭釘了個大半人高的櫃檯,後面還有個結實的架子,一層層錯落有致,等待日後放些酒水或者小物件兒。對面是兩眼土灶,灶臺砌得很高,平日燒水或者做飯不用彎腰,很是省力。

南面也有一眼土灶,比北面的稍微小些,裡側留了一米多寬的空地,準備存些燒火的木柴,土灶後邊是長長的案板,案板下面也分了兩層,日後縫個簾子遮上,放置米麵油鹽等物,上面就可以放菜墩子切菜了。

整個木房子做工雖然不精細,但是看上去卻很結實暖和,瑞雪極滿意。當晚回到家裡,張大河就給幾個幫工結了工錢,正巧那也曾在她病中幫忙送過吃食的青山娘來給張嫂子送菜,瑞雪見她與趙老二說話,才知道原來他們是夫妻,待她走了,就說道,“原來趙嫂子和趙二哥是一家人,夫妻倆倒都是個熱心腸。”

張嫂子笑笑,應了一句,“一個村裡處著,日子久了,誰啥樣就都清楚了。”

瑞雪聽出她話裡有話,但也沒追問,張嫂子這人雖然喜歡閒聊,但還是極有分寸的,很少背後說人壞話,這也是瑞雪喜歡與她交往的原因之一。

當初留給張大河的二十兩銀,還剩五兩回來,瑞雪推給張嫂子,說道,“張大哥這幾日跟著張羅,太過辛苦,這些剩下的銀子就當做是給大哥的工錢了。”

張嫂子卻死活不肯收,“他的工錢已經收了一兩銀,怎麼能再多拿,妹子買了地皮,手裡緊,還是拿回去先用吧。”

瑞雪確實也缺錢用,就沒有再推讓,暗暗打算著,以後店裡賺了銀錢,一定要把張家夫妻的這份情還上。

這樣想著,她就轉而說起了開業之事,按照她的打算,找個秋高氣爽的晴好天氣,直接開門營業就是了。可惜,張嫂子卻死活勸著她要找東山的神婆算算日子,就連趙豐年也滿臉不贊同。

瑞雪無奈,暗自嘀咕這時空的人太過迷信,但也沒再堅持己見。好在,那位神婆收了十幾文錢,算出的良辰吉日也沒有隔多久,就在三日後。

瑞雪和張嫂子又去了一次城裡,採買了半車陶碗陶盆、鐵鍋、草蓆之類,末了想起那三間雅間,又狠心買了三套茶具和幾十只瓷碗瓷盤,足足花了將近十兩銀,看著就快空空如也的荷包,瑞雪心疼極了,可她也知道,這是必要的成本投入,是絕對不能節省的,只能咬牙忍著了。

第二十三章 開張大吉

張大河也沒閒著,帶著大壯和黑子上山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