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積澱的中華習俗文化更像潺潺流水,抽刀斷水水更流,哪能憑空劃下一條線,然後對身處其中的人們宣告:往前是古,往後是今;左邊是彼,右邊是此呢?

然而對那句“自己的東西則故意視而不見”,卻讓我欲辯還休,對於所生長的這片土地,在日據時代中後期那段歷史,我的確所知甚稀。

這一陣子,都在找尋相關史料,希望透過這些點滴,尋得當日的一些真實。

整理逝去的這段,主要是為了自己,我想今生今世,走到世界任何角落,那個美麗的小島也永遠是我的家鄉。

家鄉至今未遠的過往,長到那麼大,突然有種殷切的渴望,不願讓她在心中繼續留白。

皇民化教育

日治後期(1926-1945年),此時期日本軍國主義勢力興起,為實現其“大東亞共榮圈”構想,對臺積極實行“皇民化政策”。

所謂的皇民化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能夠對天皇與國家盡忠,培養擁有犧牲小我情操的人民,本島人被要求說國語(日本語),遙拜皇居,參拜神社。

這裡提到的“本島人”是當時島上的在臺日人為了區別彼此所發明的稱呼,他們自稱為“內地人”,稱臺灣人為“本島人”,而對當時同樣是殖民地的朝鮮人,則稱他們為“半島人”。

在日治中期,平地上的臺灣人仍參與零星的抗日組織,比方“農民組合父母會”,表面的功能是農會里若是會員的父母去世了,大家集合相幫,實際上從事的是抗日的活動。

當時的警察與地方保正搜查相當嚴格,若抓到散佈抗日思想的嫌疑犯,往往一關六七年。關在矮牢裡,人無法站直,幾年下來原本長得很高的漢子,出來也就駝了。

高山上原住民抗爭的霧社事件(1930年,昭和五年)死傷慘重,當時日警為了搜捕蕃人,甚至開出獻上蕃丁的首級可領取一百圓的高額賞金。

要知道那時很多蕃人每日採伐與搬運修建屋舍的檜木以致肩膀流血,做一天的苦工也只得五十錢。

令人嘆息無語的不僅是蕃丁,蕃婦的首級可換取的賞金是三十圓,孩子是二十圓。

故國衣冠與海角七號(5)

很少人知道原住民的這段故事與當時的泣訴:“為什麼我們不能過著原本的快樂生活,日本人跑到深山裡來就為了欺負我們不成?”

最近聽說《海角七號》的導演五年前已計劃籌拍霧社事件中莫納·魯道的故事。

片名已定為《賽德克·巴萊》(原住民語:真正的人),希望影片能還原這位在日軍與日警的追擊下,命令族人自縊,最後獨自在大斷崖深處自殺的抗日領袖的生平。

臺灣總督府對當時霧社事件的報道重點自然放在死傷的內地日人平民身上。那麼究竟當時在臺有多少日人呢?

根據1930年(昭和五年)的國情調查,在臺灣的內地日人,1895年時僅有數千人,到了1930年總數已升為221808人,在臺灣出生者高達75457人,這個數字成長之快令人咋舌。

事實上,昭和時代的臺灣在財政上已上軌道,同一時期的日本本土卻面臨著經濟不景氣環境的壓迫。

相較日本本土、滿州與朝鮮,臺灣這個地方被經營成日本人的寶庫。氣候宜人,便宜的勞工也使島上的生活比起內地來得輕鬆。

在日本前二十多年強悍的統治風格下,臺人慢慢放棄了毫無希望的武力抗爭,良好的治安也讓內地人感到放心。因此越來越多日本人願意舉家定居臺灣。

除了日本各項職業的勞動者與投資者遷臺外,中國沿岸廈門、福州等地也有勞動者,每到春夏,包種茶製造時期,定期搭船前來打工。同樣是1930年(昭和五年)的統計資料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