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大成若缺”,從“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來看,“大成”者,無成也。“大”是“道”的非極性屬性,故“大”中無“成”與“缺”的極性對待。大道無成,有“成”非“道”,“成”則成“器”(“樸散為器”)。正因為大道無成,才能成一切。如果大道僅為某器之成,就不能再成其它一切之物了。所以“大成若缺”,才“其用不敝”。“不敝”者,無窮盡也。因大道無極性(成、缺)對待,才有無窮盡的起用。要是有極性對待,“其用”必有限量,必有極限。老子講:“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十一章》)“有”者屬“器”,“無”者屬“樸”。“有”(器)之利,是以“無”(樸)而起用的,如風箱的“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正是無成之大成(虛),所產生“其用不敝”的事例。老子精闢地道出了極性與非極性的關係,一切“有”皆在“無”中成其器利;一切運動變化皆在不運動的虛空中成就;一切有限事物皆在無限中存在;一切個性皆在共性中顯示;一切極性皆從非極性中產生。
“大盈若衝”同理。“盈”、“衝”是一對極性,非“道”之非極性,故大道不盈,才是大盈。“大盈”無盈,就是“若衝(虛)”。正是無盈之“大盈”,才“其用不窮”顯道用。
“大直若屈”,大直無直,何談有“屈”?無直無屈,才是大道的非極性屬性。大道無形無象,才是大直,有形有象的“直”,是有限之直,有限之直必有屈處,只有無象之“大直”,本無有“直”,故何談有“屈”。如若以“直”名之,就必需要消除“直”的極性觀念,以符合大道的非極性屬性。所以就用“屈”來消除“直”的極化,“二道相因,生中道義。……明是因,暗是緣,明沒則暗。以明顯暗,以暗顯明,來去相因,成中道義。”(《壇經》)六祖用極性的二極相因,以顯非極性的中道之義,這和老子“大直若屈”的去極性道理是相同的。明白了這個道理,“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等也就迎刃而解。
“大巧”無巧,至神無機,故“大巧若拙”。
“大辯”無辯,至辯無詞,故“大辯若訥”。
“大白”無白,至白無色,故“大白若辱”。
“大方”無方,至方不割,故“大方無隅”。
“大器”無成,至成不成(不成為免成),故“大器晚(音“免”)成”。
“大音”無音,至音無聲,故“大音希聲”。
“大象”無象,至象空虛,故“大象無形”。
“大道”無名,至名去名,故“大道不稱”。
“大仁”無仁,至仁不二,一視同仁,故“大仁不仁”。
“大廉”無廉,至廉不廉,故“大廉不嗛”。
“大勇”無勇,至勇不違,故“大勇不忮”。
“至言”者大言也,大言無言,故“至言無言”。
“至為”者大為也,大為無為,故“至為無為”。
老子用“大”和“至”表述“道亦樂得之”的“歸無所得”,使吾人透悉“突破思維、開顯自性”的理論、操作、目的及無上智慧境界的歸宿。古今中外,突破思維、開顯自性的理論、操作很多,但唯其以老子和佛陀為代表的心地法門,最為真實,最為直接。自古歷代,從此心地法門悟道證道者不乏其人。無量古佛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