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記要都有厚厚的一大摞,他們哪一個人對這份宏偉的計劃都爛熟於心。只是這大都督府最後報上的預算數字,跟財政預算給出的額度是嚴重不符。明年的軍費數額總共才五千萬!

雖然在背後主導著這件事情的人是陳鳴。但是他整編部隊的理由是完全充分的,復漢軍現在又是主力部隊又是地方省軍,顯然軍隊的編列不適合現在全國即將一統的局勢了。大大小小的山頭要來一次大洗牌,整軍是務必要進行的。

在復漢軍的整體建軍總計劃中,師一級建制,主力和地方上是一共存在四十三個的,可現在的陳漢還做不到一下子完成整個建軍計劃,今年這只是第一步。不算禁衛軍這個全軍唯一的‘軍’一級建制,全軍只有二十四個師。很多地方省軍裡的‘師帥’就要坐蠟了。所以扯皮扯淡是少不了的。大都督府也屢次用這一做藉口來推遲自己的計劃書出臺時間。

他們只是一個勁的叫嚷著財政預算上給出的軍費額度遠遠不夠,卻不說自己明年要多少軍費。

這份計劃在年前離閉衙封印只有十天的時候才送到陳鳴手中的,大都督府說自己做了最後的‘修’改。但實際上不就是要打內閣一個措手不及麼,只是一個整軍計劃就要4000萬,如此巨大的數字對政府方面來說是不可能容忍的。就算是陳聰這個陳鳴在朝中的絕對支持者,在第一次聽到明年軍隊要求的軍費額度是一萬萬的時候,也瞬間嘣出一個‘不可能’。

這個數字太大了,而裡頭全軍整編的開銷都超的過全軍的軍餉開支了。

可陳聰得到訊息的時間晚了點,他大年初三的時候才從陳鳴那裡接到訊息,而陳鳴拿到那份計劃書已經有半個月了,雖然他沒有表示贊同,可也沒有反批駁斥是不是,這從某一面來說何嘗不是認可呢?

“大人,今年的軍費開銷已經高達七千萬銀元,即使絕大部分計程車兵都把軍餉折成了田畝,軍需軍火生產和軍輜轉運上重是要用銀子的吧?總消耗也將近三千萬了啊。”陳聰的一個親信看著陳聰手中那一封薄紙,感覺卻是有千斤重。

這股莫大的壓力讓陳聰的腰板都直不起來了。按照大都督府提交的計劃,全軍大整編,一系列的調整和配套設施的修建,再加上今年戰爭的費用,總開支一萬萬銀元這是什麼概念啊?這比陳漢一年的財政歲入都要多啊。

之前政府方面還想著今年戰爭規模減小,可以縮短一些軍費呢。給了五千萬的預算,財政部還留著有一千萬的餘度。

陳聰臉色沉的能滴出水來,他對這個巨大的數字是一百個不滿意。他知道朝廷很快就要行紙幣了,這能讓陳漢的財政緊張得到極大的緩解,而且不是一年兩年的短暫時間,因為紙幣可以多印一些。可是再能緩解沉重的財政壓力,也不能拿紙幣當紙來耍。在財政部尚書的位置上坐了好幾年的陳聰,並不能完全接受陳鳴的財政理念,還是覺得這財政赤字十分的刺眼。朝廷怎麼能年年都有財政赤字呢?做不到結餘,也重要做到支出平衡吧?畢竟在中國幾千年的史傳統中,國庫裡串銅錢的繩子爛掉,銀子發黑發綠,糧倉裡米麵發黴,這才算是國庫充足,這才是國富民強的表現啊。陳漢這現在……

國庫虧空,財政赤字,年年都是如此。

作為財政部尚書,陳聰的壓力很大的。他真的不想如此,甭管陳鳴說的天花亂墜,他就是不想看到賬面上有一塊銀元的虧空,他就是像看到朝廷國庫裡錢糧滿倉。而明年的軍費支出如果達到了一萬萬銀元的極高額度,陳聰覺得自己都可以辭職了。

坐在大廳的主位,陳聰暗自裡盤算了一下,陳啟、陳永生、高平山、黃捷、陳文贊、陳建白、陳洪濤、黃安、高靖輝、盧龍、苗福偉、高嶠這些軍中的干將,這些人每一個人師長的位子都是少不了他們的,加上餘下的眾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