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途中出了問題,遊客不會去指責司機,只會拿導遊來出氣。
遊客出門旅遊,自然希望少購物,多參觀。基於團費低的現實,購物的時間佔了整個行程的一半,也是無可奈何。但旅行社為了進一步賺取利潤,絲毫不會考慮遊客的利益,在旅遊的路線上也是大做文章。以新馬五天四晚旅遊為例,傳統的線路是新加坡、馬六甲、雲頂、吉隆坡,路程大概四、五百公里;或者相反,由吉隆坡到新加坡。五天的時間,一路上游玩而去也就非常地輕鬆。但由於在購買機票時,為了多省一點錢,某些旅行社會買由新加坡往返的機票,這樣遊客就必須在五天的時間裡來回奔波於兩國之間,行程達一千公里以上,大部分的時間都浪費在了路上,還要晚睡早起,兩頭不見陽光。購物的時間是一分不能少的,所以只有壓縮參觀的時間,特別是馬來西亞的景點,十分鐘、八分鐘就一個,真正可以稱得上是走馬觀花。
不僅是遊客,導遊也是這種行程的受害者,苦不堪言。筆者也曾走過這樣的線路,回來後發誓再也不帶這樣安排的團。
帶團的時候,導遊基本上是奔波在第一線。為了保證遊客的安全,他們奔波勞碌,然而,導遊自己的安全卻經常被人忽視。導遊通常是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多數旅遊車的副駕駛沒有安全帶,一旦發生車禍,導遊的安全根本沒有辦法保障。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導遊是要經常在車上的,也就促成導遊和車禍親密接觸的機率增大。九寨溝的車禍很多,幾乎每天都要發生幾起,每年都有幾個導遊非自然死亡。而他們並沒有社會保險,導遊的安全利益得不到切實的保障。車在行駛時,要求導遊面對遊客,站立講解。導遊得隨時注意自己的安全,否則一個急剎車,導遊就會飛身而出,許多旅遊大巴的擋風玻璃都曾被導遊撞爛過。玻璃爛了有保險公司賠,導遊受了傷算誰的,只有自己吃自己,誰讓你不小心呢?再有,導遊都要親自帶領遊客前往景點,越“自然”的景點,導遊就越要站在危險之地叮囑客人小心,客人是安全了,可導遊呢?
我曾帶團去新疆,有段行程是從乘火車從阿拉山口到烏魯木齊,遊客在火車上過夜,而汽車則要連夜趕幾百公里路。為了減少費用,旅行社並沒有為導遊購買火車票,而是讓她跟隨司機一起長途跋涉。那是個女導遊,我提出讓她用我的票乘火車,好好地休息,因為第二天還有很多的行程要走,我完全可以在車上休息,她還要講解的。開始時她並不肯,我一再堅持,她也就答應了,但提了個條件,一定要我簽名說明是我自願的。當時我並不理解,但經歷了漫漫長夜艱苦路程到達烏魯木齊時,才知道那份辛苦是難以言表的。
車通常都是司機自己的,油錢也是包含在車費裡的。為了減少花費,司機經常是能省則省。客人不在車上,司機就不開空調,大家想想大熱天,導遊在悶熱的空調車上是什麼感覺!為了省過路費,司機不走高速,大家猜猜導遊要有多少生命浪費在車上!
在關心導遊生存的同時,也要關注旅遊車輛的問題,因為旅遊車的駕駛員也特別重要。一個團隊的正常運作就兩個人,一個是導遊,相當於團隊的領導,統籌全面工作。另一個就是司機。景點講解、協調遊客吃、住、行等各項事宜是導遊的事,安全行駛是司機的事,分工非常的明確。可是現實不是這樣,在很多情況下駕駛員成了領導,導遊成為其附庸。這種情況在海南島和雲南最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