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我信這是華夏曆史,你可以翻到四十八回,看看曹操寫的那首叫《短歌行》的詩,這根本不是一個文人能寫出來的句子!”

眾人好奇看去,站起來說話的那人,竟是新歐洲五星上將鄧尼金將軍。

這《三國演義》裡有不少詩,不過看起來除了第一首《臨江仙》之外,其他都只是描述的簡短詩,並不十分出色,應該是作者自己的手筆。

這下眾人第一反應就是低頭翻書,翻到了四十八回,找了找看到那《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

惟有杜康……”

好多人都看得痴了。

這種境界風采,悠遠氣魄,絕不是一個大學老教授能寫出來的。

老將鄧尼金,威嚴十足,滿臉篤定道:“你們看,作者在此處註明了,這是民間流傳下來的曹操詩句,這詩句風格水準,遠超之前的詩句,絕不是這個叫羅貫中的作者能杜撰出來的。”

曰本軍官們,沒想到五星上將鄧尼金竟然替蘇懷說話,頓時也是啞然無聲。

可石膏男卻是不依不饒,歪著脖子繼續鬧道:“就算是歷史又怎麼樣,你們華夏蠻夫的這些計謀還不是杜撰的,除了那個反間計,其他能用在現代戰爭上嗎!?”

其他人聽著都無語了,你這鬼子是不腦子有癌,這哪條不能用在現代戰爭上?自己動動腦子啊?

蘇懷卻是不動聲色,淡淡地道:“看來你們曰本人智商不足以理解這些……那麼接下來的一條計謀,正好在華曰戰爭中運用,我想你們應該能理解吧。”

你這是故意搗亂是吧,一口一個華夏蠻夫叫著,你真以為我是好欺負嗎?

說著,蘇懷就道:

“這道計謀叫做借刀殺人。計曰: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

請大家翻到75章節,這時三國鼎立,蜀國大將關羽兵敗身死後,孫權,曹操,都絞盡腦汁在關羽的屍體上做文章。”

現場一些之前看過《三國演義》的人聽到這個訊息,都是驚呼一聲:“什麼!?關羽死了!?”

“關羽怎麼會死!?”

在他們心目中,小說的主角都是無往而不利的,關羽前期那麼多劇情,又是儼然《三國演義》第一男主角了……結果他死了……?

怎麼會啊!?

少部分人悲呼之時,聽著蘇懷的講解,臺下數千各**官,都是趕緊翻開手中那本《三國演義》翻到了75章。

全場都只能聽到“刷刷”的翻書的聲音,就連那些剛開始,抱有那種不以為然態度的潘興,伽利略,都很急迫地翻閱著。

松井大佐那些很不服氣的曰本軍官們,更是急不可耐地都翻到了75章,他們當然不是想看這“借刀殺人”計謀有多麼高明,而是想找證據反駁蘇懷。

臺上蘇懷給了眾軍官們稍微閱讀一下的時間,然後才講解道:

“劇情中,先是孫權把關羽的首級‘星夜’送往洛陽,企圖讓劉備出兵曹操。

曹操卻將關羽的首級,刻一香木身軀,封官加冕,以王侯只禮葬於洛陽南門外,最後引得劉備與孫權大戰,自己坐收漁翁之利,這就是典型的借刀殺人。”

蘇懷說完,也稍微等了一下,等下面的人都看完這段劇情,消化一下這個思路,看著眾人露出或是驚訝,或是懷疑的表情,他知道有人又會問:這個計謀怎麼用在華曰戰爭上啊?

蘇懷也不賣關子了,這個時空的人戰術戰略素養實在是太差了,你不講明白講透徹,他們就弄不懂。

“曰軍入侵我們華夏,那時我們華夏國內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