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張邁忽然提起他們第一次抵達燈下谷時,他對郭洛說此刻若回紇人有五十個騎兵開到,就能將唐軍幾千人全殲因為當時他們都疲倦得連打仗的力氣都沒有了。
“可寒山在旁邊聽了馬上道:‘別說五十個,就是五千個甚至五萬個我們也不怕!因為回紇人走到這裡一定會比我們更累!’”
在惡劣的環境中作戰,疲倦是大敵,飢餓是大敵,乾渴是大敵,在這沙漠中,投入戰場的雙方拼的已不完全是數量,而是看誰能保有更多的體力。
楊定邦道:“特使是想將塞坎引入沙漠?拖疲他們,然後以逸待勞,一擊破敵?”
“對!”
“可萬一他不上當怎麼辦?”
“他不上當的話,那就是維持眼下的局面。對我們來講並無損失,且回紇士兵見主將不敢出擊,一定會士氣大靡!”
“那他如果只是派一支偏師來,而不是主力呢?”郭太行道。
“那更好!我們就沿途設伏,把他們的偏師吃掉塞坎他還有幾支偏師讓我們一點點地吃?”
而從最近兩次接觸看來,回紇人顯然已經變得謹慎,讓塞坎再像一開始那樣,分出一兩千人的弱勢兵力來作偏師的可能性不大。塞坎要麼是大部隊出城尋找唐軍決戰,要麼就是縮在城裡堅守不出了。
“那麼,特使是準備將塞坎引到燈下谷來,消磨掉他們的銳氣,然後我們再一鼓作氣,突破包圍殲滅他們了?”安六說。
“不,作戰地點不能是燈下谷,這裡雖然易守難攻,又有足夠的飲水,但由於只有一條出路,且出路又很狹窄,同樣的也就容易被敵人封鎖,而一被鎖住就很難出去塞坎畢竟是一個宿將,到了這裡一看地形,一定會放棄強攻而改用封困的,那時我們可就作繭自縛了。”
其實當初張邁一開始的想法也是在燈下谷以逸待勞的,但經驗豐富的郭師庸卻很快就想到了其中的不妥並指了出來。
這時張邁在粗糙的地圖上一指:“所以我想把作戰的地方放在這裡!”
“燈上城!”
“對!燈上城!這裡比燈下谷更加深入沙漠,塞坎到了這裡,隨軍自帶的水一用光,想要飲水,就必須到兩天路程以外的怛羅斯河干涸處去取。這樣的話,他的軍隊就會多出一個軟肋。”
至此,這個作戰計劃已經完全明朗了:用一支兵馬誘敵,將敵人引入沙漠,拖在燈上城,待回紇兵疲倦之後,再以奇兵騷擾,截斷他們的水源,待得回紇軍飢渴交加,在燈下谷養足了力氣的唐軍主力再一股腦衝出,那時候就算軍隊數量上仍然比不上對方,勝算亦極高。若是回紇軍的組織被打亂,唐軍甚至可能實現將敵人全殲於沙漠之中!
這一套的作戰計劃,連郭師道也聽得暗中點頭,心道:“此略先是引蛇出洞,次之以逸待勞,最後上屋抽梯,三計連環,都是拿這沙漠來做文章。若真能殲滅塞坎的主力,那麼這怛羅斯一帶可就是我們的天下了。”
其實這已不是張邁一人之功,而是張邁、郭洛、楊易、郭師庸四人反覆推敲的結果。而且最後能否成功還要看執行起來的效果,許多戰爭謀略都是想得很好,到了實際投入戰場上時卻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不過……”楊定邦道:“這誘敵拖敵的,張特使以為卻該讓誰去為佳?”
諸將心裡都是一緊。
誘敵拖敵,這是整個作戰計劃中最危險也最艱難的一環,誘敵講究靈活,拖敵得靠毅力,因為是誘敵之師,這部分人馬不能太多,太多了其它部分的作戰計劃就沒法展開,又不能太少,太少了扛不住敵人的攻擊,但要以較少數的兵力強撐數倍於自己的虎狼之師,那就不是靠謀略能解決的了,可得拼上性命才行!這一環若做不好,那麼整個計劃都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