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坦克計劃”(3)(第1/2頁)
章節報錯
近期氣溫雖然大降,但畢竟還是初冬,隨著頭幾日持續的陰雪天過去,太陽再度冒了出來,氣溫暫時回暖。 中午時分,氣溫回升到零度以上,雖然還是涼颼颼的,但是普通螞蟻和昆蟲已經可以外出活動一陣子了。只不過下午日頭一斜,氣溫就開始下降,得很快回巢。 主角趁機派了信使每日聯絡[橋頭堡],得知毀滅者並沒有發起進攻。在搶運了一批糧食和弩炮用的巨箭到[橋頭堡]後,主角趁著這段和平的時間,加緊實驗他的“坦克”計劃。 “坦克”計劃就是為甲蟲加上弩炮,首先需要在雙叉犀金龜背上加一個平臺,方便安置弩炮和戰士在平臺上。 主角一開始想用木製平臺,畢竟木頭是在金屬和塑膠普及前最萬能的材料。但實驗了半天,[臨水城]裡不像[東楊城]有大量合格的木工,加工木頭的效率太低,也造不了太複雜的大件,很難加工成適合固定在雙叉犀金龜背上的形狀。 而陶製平臺相對容易製造,成本也低,可以完美解決這些問題。 主角在實驗中,讓螞蟻把一隻小甲蟲放到巢穴靠近室外的溫度較低的地方。待甲蟲因為低溫而休眠不動無法掙扎後,立刻在其背甲上裹上潮溼的粘土,塗抹粘合,最終變成一座上平下凹的形狀。 即上平面是一個圓形平面,下平面完美契合甲蟲突出的弧形背甲。 待粘土平臺乾透後,用擴建的陶窯燒製,成品陶製平臺雖然有縮水,但是輔助以填充物,用繩索穿過預留孔洞再綁在甲蟲腹部,仍然可以近乎完美的把平臺牢固的架在甲蟲背上。 照著這樣的方法為雙叉犀金龜也製作了一個陶製平臺,這樣一來,其背上就有了一個可以安置弩炮的小平臺了。 以雙叉犀金龜的體型,背部的圓形平臺直徑只有大約3厘米,現有的弩炮顯然是安放不上去的,51名弩炮操縱員也無法擠上去。 所以,主角還要縮小弩炮尺寸,精簡弩炮操縱員數量。 現在的弩炮尺寸的確大,足有將近半公分高,弩炮臂也有六七厘米長。所以就連能夠通行大型甲蟲的主出入口,也都無法直接讓弩炮搬進去,只能先拆解再運送。 扭力式弩炮其實可以小型化,其不同於有弓臂的巨弩,一旦體積減小,威力就會繼續下降。 扭力式弩炮的動力來源是扭力式彈簧組,神使王軍團的弩炮的彈簧用的是彈力極佳的蝗蟲筋腱,其彈簧組的體積並不大,完全可以不用縮減尺寸,也就不影響威力。 當初之所以把弩炮造的那麼大,是因為要為弩炮上弦的話,需要三十隻兵蟻的力量,依靠拉動弓弦上拴著的六根繩來上弦。 弩炮要是造的太小,這麼多上弦的兵蟻都站不下,只能是造大一點。但是造的大了,又帶來新的問題,即便是有簡易棘輪裝置協助,也需要二十隻兵蟻來協助瞄準。 所以,理論上主角設計的弩炮是可以造的更小的,也相應的可以縮減操縱弩炮瞄準需要的蟻手的數量。但隨之而來的,就是給弩炮上弦的螞蟻無法排開的問題。 主角經過精心設計和不斷實驗,最終選用了一個不需要螞蟻上弦的方案。 主角的設計是: 將弩炮弓弦的中心位置向後拴上一根牽引繩。牽引繩從弩炮臂上方向後延伸,經過弩炮臂尾端的一個固定用的軸,再從弩炮臂下段轉向往前延伸,然後在一個可以限位並防止繩子脫落的陶環前結束,牽引繩末端繫著一個木製勾。 而在更前方一點,同樣有一根牽引繩,頂端是個木製環,能夠和木勾勾在一起。 這第二段牽引繩也被固定在弩炮壁下端,但向前延伸,經過平臺一直到揹負平臺的雙叉犀金**部,然後被栓在雙叉犀金**部的犄角上。 這樣,只要兩段牽引繩勾在一起,馭手控制雙叉犀金龜一低頭,就可以給弩炮上弦。而如果兩段牽引繩分開,雙叉犀金龜再怎麼擺頭也不會影響弩炮。 這樣的射擊完全無需螞蟻們上弦,以雙叉犀金龜的力量,給弩炮上弦就是小菜一碟,一低頭的事兒罷了,可以大大加快射擊速度。 主角很為自己天才的射擊驕傲。 美中不足的是,弩炮縮減後一些零件目前只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