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胡蜂坐騎的韁繩交給侍衛在外看守,朱爵在4名身披鐵甲、威風凜凜的高大神兵蟻護衛下,走過粗糙的樹皮上的天然道路,鑽進巢穴內部。 這是一個位於樹枝頂端的球形蟻冢有3個出入口通往外頭,春天時候可以就近爬上樹梢採摘榆錢,其他季節則出入的螞蟻寥寥,主要是在樹上警衛和狩獵的職蟻通行,所以算是日常工作通道。 朱爵走的出入口有花豆大,另外兩個出入口更小,各個出入口內外都有幾隻大頭蟻兵蟻把守,觸角摩挲過所有經過的螞蟻。鑽進蟻冢,主通道比較寬敞,兩邊的巢室的入口排列整齊,像蜂巢一樣有規律。 只見幾隻大頭蟻工蟻抬著一個陶罐,正鑽進一間巢室,又很快鑽了出來,然後其中一隻工蟻用大顎裡夾著的毛絮,從陶罐裡沾了些液體,在出入口附近的牆壁上塗抹,靠近後觸角里能嗅到一絲若有如無的氣味。 是抑制劑,朱爵嗅出來了,幾乎每座巢穴都隱隱約約瀰漫著這種味道,是蟻后散發的抑制工蟻發育的分泌物,也是確保蟻巢秩序的穩定劑。一般來說,抑制劑不需要特意播撒,蟻后自身散發的味道透過通風系統以及螞蟻的自然接觸,就會傳到巢穴各處,加上工蟻來來往往,總會接觸到足夠濃度的抑制劑,偶發的工蟻發育成熟也並不至於挑戰整個體制。 但朱爵反應過來,這座巢穴裡兩個附庸蟻族各只有1只蟻后,而規模卻不小,加上縱貫樹木上下,靠自然的方式不足以讓抑制劑均勻足量分佈,所以需要工蟻來塗抹。一問身邊陪同的那名當地大頭蟻貴族,果然是如此。因為不同蟻族間的抑制劑有區別,不能通用,加上蟻后數量少,所以這項工作還需要科學規劃,塗抹在出入最頻繁的各門口就是最經濟實用的辦法。要是本巢穴出現了更多的蟻后,雄蟻貴族表示擔心一些有野心的附庸貴族會有不利舉動,所以對播撒抑制劑他每日都很上心。 然後繼續參觀,巢穴裡其他細節給朱爵留下的印象不深,有些地方感覺和本土沒啥區別,有些地方又能感覺到是山區巢穴特有的。 像是山間風大,戶外總有螞蟻被突然的強風吹走很遠,普通職蟻被吹走後就全憑天命了,能自行找到資訊素回到本勢力巢穴固然好,迷路或誤入其他勢力領地損失掉一些也不影響啥。但要是貴族,尤其是地位尊貴的貴族,不能輕易將之放棄,所以當地的規矩是高階貴族輕易不離開巢穴,真要遇到意外巢穴裡還有騎蒼蠅的搜救隊會順著風向在附近搜查,而失蹤貴族一般會在失蹤地附近透過資訊素標記,或爬上高處等待救援,生還率據說不低。 離開這座巢穴,朱爵按當地貴族的指引,沿著旁邊一座小山的山嵴線向上飛,很快飛過了灌木及高草分佈的區域,來到只有低矮野草和荒地的半山腰。 在這裡,有一座歸順的土著螞蟻巢穴。 這座巢穴和剛剛的樹巢不同,因為條件太惡劣,所以沒有大頭蟻本族鎮守,留在這裡的都是土著螞蟻。 朱爵在一堆大石頭裡找到了這座隱蔽的巢穴,巢穴地面上沒有任何文明建築的痕跡,一群體型碩大的日本弓背蟻就像千萬年前的祖先一樣,居住在石縫之中。如果不是事先有指引,朱爵就算從空中飛過這裡,也很難注意到地面上有一座蟻巢存在。 山上風很大,胡蜂群只能貼著地面飛行,不斷藉助遮蔽物躲避瞬發的強風,還要時刻準備克服亂流。好在坐騎肌肉力量發達,哪怕逆風也能勉強頂風移動,這要是蒼蠅或蜜蜂坐騎就費老勁了,一不留神就被刮出去很遠。 在距離石縫入口一米開外停下降落,幾名侍衛先靠了過去,謹慎的與附近的日本弓背蟻接觸,其他侍衛都做好了隨時支援或保護神使王撤離的準備。畢竟,這種窮山惡水獨自生存的土著螞蟻部落,更多隻是在名義上歸順蟻聯國,其自主性較強,為了多搶幾滴蜜露就叛亂也是屢見不鮮的。 好在和日本弓背蟻的接觸比較順利,這些大個子螞蟻實際上比看上去溫順的多,巨大的體型更多是賦予了她們在山間活動的優勢,而不是好戰的個性。 兩隻巢穴裡的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