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課程比較簡單,江波完成了今天的課程,就等著江濤來找他,然後兩個人一起吃晚飯。

他們可以選擇去食堂吃飯,也可以在自己的房間裡,由保姆機器人送晚餐過來。

福利院裡的孩子不多,而且沒有和他們兄弟年紀相近的小孩,實際上由於腕錶上的課程的原因,這裡的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時間規劃,福利院裡的小孩似乎也習慣獨來獨往,不大與別的孩子交朋友。這有點像在一個學校裡住校的校友,因為不是同班同學,所以彼此不大熟悉,也就是混個臉熟,見面的時候能互相點個頭就算是打招呼了。

在這種情況下啊,江波和江濤也不願意去冷冷清清的食堂裡吃飯,反而他們兄弟倆在一起吃飯還比較溫馨,有種家庭感。

何況江波的食量比較大,江濤也不想讓自己的哥哥在吃飯時被別人側目,一個三歲的小孩吃的比成年人還多,確實看起來有點嚇人。

不過江濤已經習慣了,前世他沒胃口的時候,就愛看那些大胃王的直播和影片,那些都是一個人能吃下十人份食物的存在,外表上看也與其他的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有些還瘦巴巴的。

江濤覺得,江波大概就是這樣類似的奇人,這種能吃顯然也是一種天賦。

江濤和江波是異卵雙胞胎,他們長得不是很像,江濤是記得這一世父母的長相的,他自己長得像媽媽,而江波長得像爸爸。

江濤覺得,如果他們是同卵雙胞胎的話,說不定他也有大胃王的天賦。

江濤本身是個簡單的人,專注於音樂,對其他的諸如人際關係之類的事情都不在意,也不擅長。

哪怕經歷了穿越,仍然不改其本質。

穿越只是一種奇異的經歷,實在沒有什麼增加智商情商或者個人能力的功能。

在漢語言的大勢力中,仍然延續了熱愛美食的傳統,尤其是大中華美食的傳統。所以江波和江濤的晚餐頗為豐盛,有排骨,有青菜,還有番茄蛋湯,以及一大盆米飯。

這些飯菜都是保姆機器人做的,雖然不是那種大廚的精心製作,但是機器人做得飯菜絕對是統一的標準,不會有忽好忽壞的情況。

飯菜的種類雖然簡單,但是分量很多,無論飯菜都是拿盆裝的。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江濤的分量,其他的都是江波這個大胃王的一頓晚餐的份額。

江波已經恢復了記憶,當然不會像無知的幼兒那樣吃得停不下來。不過既然他已經給江濤和保姆機器人留下了能吃的印象,沒什麼特別的理由,忽然改變也不好。所以江波還是把大份量的飯菜都統統吃完了。

吃完了晚飯,一天的固定活動就算是結束了。不過江濤還是拉著江波的手去了廣場,在那裡玩了一會兒,似乎是過去江濤擔心江波吃撐了,所以養成了吃完飯就會拉他出來消消食的習慣。

過往的時候,因為江濤有一個成熟的靈魂,而江波是個懵懵懂懂的小孩子,所以是江濤照顧江波比較多。

江波和江濤兩兄弟就這樣慢慢在福利院裡長大了。

江波學習的速度很快,義務教育中的內容都是很基礎的,與他從前在中學裡學得課程沒有太大的區別,所以對他來說是很簡單的。

因為想要學習這個時代的新科技,所以江波有意增快了自己的學習進度,不過十二歲就完成了所有的義務教育的考核。

但江濤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他固然有成年人的思維,普通的記憶類課程對他來說都沒有問題,但他是個徹頭徹尾的數理化白痴。

理科的課程都學得磕磕絆絆的,還需要江波給他另外補課,他才能跟上課程的進度。

所以江濤想要提前完成義務教育,然後選擇音樂專業去精修,短時間內看來是完不成了。

江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