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源不斷地為家畜提供量多、質優飼草。因此,人工草地對於維持畜牧業生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畜牧業生產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廣大的乾旱和半乾旱地區,人工草地極易受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雙重影響。乾旱、風沙、鹽鹼、貧瘠等自然因素對人工草地構成直接威脅,而人類的實踐活動和認識水平又直接關係到人工草地能否正常發揮作用。
在中華民國的牧區,最大的制約就是乾旱與貧瘠。乾旱是主要問題。
水從哪裡來?
北水南調解決了這一問題。在漠北地區,這個問題首先得到了解決,這裡也成為了中華民國最早開始大規模人工草場建設的區域。
而在人工草場的建設觀念方面,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因為中華民國出臺了《農改法》,草原牧場同樣也在《農改法》範圍之內,如果無力對草場進行建設,那麼就賣牧場吧!
當然也能貸款建設。
另外蒙古地區原本是蒙古人人數很少,這主要是清廷用喇叭教約束蒙古人口增長。從而出現了草原上人口稀少的原因。
那些蒙古人都被強制性前往內地,很快就被龐大的人口淹沒其中。
如今草原上只有漢民。
因此在觀念上還是很容易接受建設人工草場的重要意義的。
每年中華民國都會對各個草場進行檢查。如果過度放牧使草場出現退化,那麼便會對牧場主進行罰款。
同時鐵路也開始在漠北、漠南地區大規模修建,同樣也將形成一個比較發達的鐵路網路。
每年中華民國可以將關內、東北生產的飼用玉米運往草原,從而使牧區的牲畜能渡過冬季,而不用擔心草料缺少的問題。
同時在漠北地區,中華民國也在發展農業,北水南調使漠北地區有了發展農業的基礎,在這裡也能生產出大量的飼用玉米。
在中亞地區,除了牧場建設,主要就是棉花種植業的建設。
工業建設也在漠北、中亞地區展開,這也使更多的人口遷移到了這些地區。
特別是中亞地區,中華民國已經把手都伸到高加索東北部地區了,跨越距離極遠。儘管這裡是邊疆地區,但是中華民國還是很放心的很多工業都放在了中亞地區。
現在的俄國虛弱不堪,中華民國不去打他們,他們就該謝天謝地了,自然不敢主動來進犯中國。
大量的軍工業在中亞地區建立了起來,紡織業等輕工業也開始向中亞地區轉移了一部分。
在中亞地區,輕工業出口到歐洲的距離更近許多。
一座座城市在中亞和漠北地區拔地而起,其速度之快,已經超過了所謂的‘俄國速度’、‘美國速度’。
這個‘美國速度’自然是用來形容美國人的發展速度。而‘俄國速度’,則是用來形容俄國對西伯利亞的開發。
俄國對西伯利亞的開發速度還是比較快的,此時西伯利亞地區已經有上千萬俄國人。
但在‘中國速度’面前,全是渣渣。
鐵路已是現成的,建設就非常快了,大量的工業裝置、農牧業生產資料運往中亞,大量移民湧向中亞。
形成一座座工業城市,一片片農牧業生產區。
中亞地區的灌溉系統也在不斷建設。儘管中亞地區也有不少沙漠,但水資源實際上比中國西北地區要豐富得多,有很大的農業生產潛力。
只不過當前世界人口沒那麼多。因此中國在中亞沒種太多糧食。
同時礦業也發展迅猛,在中亞地區的礦區被一個個規劃了出來,在己未年也進入了大量建設的階段。
在北海行政區,人們在開春後立即抓緊時間對礦區進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