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念正到了對地方敏感的年紀,對沒有來的過地方都覺得新鮮,好奇,且有趣,忍不住想到處看。

聽陳翎輕「嗯」一聲,阿念便「哇」得感嘆一聲,而後趴在馬車的車窗處往馬車外看。

陳翎輕聲提醒,「阿念。」

阿念連忙端正坐回了陳翎身邊,口中念念有詞道,「端莊得體,要有太子氣度與風儀……」

「嗯。」陳翎這回滿意了,「像樣了。」

阿念保持。

見天子同太子兩人一本正經模樣,方嬤嬤忍不住掩袖笑笑。

隨著譚王之亂平息,一切都慢慢恢復如常。

方嬤嬤心中一塊沉石也漸漸落下來,見到天子與太子一處,有平日裡的溫馨,也有日常的教導與督促,太子時常會有小孩子的會貪玩與好奇,但又很聽天子的話。

母子兩人之間的相處其實溫和親厚,方嬤嬤欣慰笑了笑。

此番天子親至淼城,安全起見,平南侯府並未讓淼城城中的百姓夾道迎候,避免有譚王餘孽混在其中趁機作亂,所以天子入城的時候沿途都有駐軍值守,只讓百姓在家中觀望。

阿念若趴在馬車上東張西望被百姓看到,還是會有失皇家禮儀與風度。阿念只好聽話坐在陳翎身側,目光好奇打量著馬車外。

陳翎看他眼睛眨呀眨呀的模樣,溫聲朝他道,「這次會在淼城呆上三兩日,明後日,讓方嬤嬤抽空帶你去城中逛逛。」

「好」阿念歡喜了。

方嬤嬤應道,「老奴知曉了。」

阿念看向陳翎,「父皇,你最好了。」

陳翎看他,「巧言令色鮮矣仁……你是太子……」

阿念趕緊捂嘴。

方嬤嬤知曉天子心中是高興的,只是打趣。

阿念又道,「父皇,那我可以同沈叔叔一道去嗎?」

從聊城的一路,阿念就同沈辭在一處,因為路上行得不算快,沈辭每到一處,就會帶他去看各處,他喜歡和沈辭一道。

陳翎怔了怔,輕聲道,「淼城不行。」

阿念不明白,「為什麼?」

陳翎淡聲,「這裡有隨行的朝中官員在,你是君,他是臣,你可以同他親近,卻要有度,否則看在旁人眼中就失偏頗……」

阿念似懂非懂。

陳翎繼續同阿念解釋著。

方嬤嬤看向天子,心中隱約擔心著。

太子同沈將軍像,眼下又都在淼城,免不了有在一處的時候,沈將軍離京四年,旁人許是沒那麼快能察覺,但熟悉沈將軍的人發現太子同沈將軍像只是時日問題……

方嬤嬤出神。

「方嬤嬤。」陳翎喚到第三聲上,方嬤嬤才回神,「陛下。」

陳翎沒有戳穿,只輕聲道,「淼城人多眼雜,別讓阿念同沈辭粘一處了。」

方嬤嬤會意,是讓她有意避開的意思。

平日在京中,旁的官員得見太子的時間也不多,但眼下是淼城……

陳翎亦同阿念道,「你是太子,百官面前要有太子威儀=。」

阿念點頭,「是,父皇,阿念知道了。」

……

稍許,隨駕隊伍行至平南侯府大門處。

紫衣衛騎兵開道,平南侯府所在之處的前後三個街道處,每隔兩米便有紫衣衛值守。

紫衣衛一身戎裝,威嚴肅穆,又訓練有素。

侯府門口迎候的侯府女眷和子弟紛紛低頭,不敢茂然觀望。

紫衣衛的隊伍在侯府門口緩緩停下,沈辭和池宏鷹等人紛紛下馬……

是天子儀仗至。

平南侯府只有天子和太子下榻,其餘官員和駐軍將領都在驛館落腳,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