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巴爾一直是燕韓在北邊的心頭大患。
譚進從少時起,就跟在祖父和父親身邊鎮守北邊,巴爾人一直很忌諱譚進。即便譚進後來離開了北邊,也一直震懾著巴爾國中不敢貿然來犯。
這些年,燕韓與巴爾在邊界上的小摩擦不曾斷過,但大的衝突只有過兩次,最後都以譚進率領駐軍抵禦了巴爾的進犯結束。
譚進在,巴爾人就會顧忌他。
但安城之亂,譚進身死,巴爾人心中的顧忌沒了,再加上百年難遇的寒冬,其實年關前後北邊的局勢很危險,所以陳翎才會讓兵部緊急調動了數量龐大的駐軍北上駐紮。
而一旦巴爾入侵,西邊也會面臨西戎的雙線騷擾,剛過去的這個冬天,燕韓如履薄冰。
作為天子,陳翎很清楚,如果燕韓能與蒼月達成協私下協議,結成同盟,燕韓北邊的壓力會減輕許多。
臨近諸國中,蒼月的承諾是最有保障的。
也只有蒼月敢做出這種承諾。
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蒼月在西戎一定有利益相關。
柏靳說的不錯,蒼月給出的籌碼夠。
十餘二十年的平穩,足夠燕韓國中再開創一個盛世;但疲於應對西戎和巴爾燕韓卻一定做不到的……
夜深了,陳翎還在苑中想著此事。
三月中旬,夜裡的邊陲還有些涼意,她披了披風在苑中思量此事。
此事不是小事,她要想的考量的東西很多。
放任哈爾米亞的風險有多大?還是繼續同西戎東邊部落保持暫時的平衡?
此事同蒼月達成協議,日後在西邊是否會同時受制於蒼月和西戎?
蒼月對巴爾的威懾能到哪一步?
若是真有再次開創燕韓盛世的機會,要不要,還是在西戎和巴爾的牽制中,保持現狀?
……
陳翎雖然端起了茶杯,但茶杯在唇邊放了許久,思緒一直都在別處。
哈爾米亞在曲城下了血書給沈辭,又在洪城殺了薛超,沈辭對哈爾米亞恨之入骨。
若是柏靳真要照面哈爾米亞,沈辭也在西邊……
她見過得知薛超死訊時,沈辭的模樣,也見過沈辭離京回西邊時目光中的隱忍。
若是最後她與哈爾米亞達成盟約,無疑於在沈辭的心口上插刀子……
陳翎手捧著茶盞,目光盯著杯盞中的漣漪出神。
若是這把刀子,是她往沈辭心頭扎的,而不是旁人……
陳翎腦海中嗡嗡作響,沈辭會如何?
會不會比聽到薛超的死更扎心?
陳翎一聲輕嘆,作為天子,她要考慮的是整個燕韓。但她也心知肚明,如果不是沈辭,她很清楚應當做什麼,不應當做什麼。
沈辭做任何事都會考量她,她不想讓沈辭……
陳翎低頭垂眸,目光落在暖亭中的石凳處發呆。
南順偏安一隅,很早之前也不算興盛,但因為有曲江做天塹,所以一直是周遭諸國中戰爭最少的國家,安定是最好的土壤,經過幾百年休養生息,眼下的南順已經兵強馬壯。
但反觀燕韓,燕韓以西有西戎,東邊與南邊是蒼月,北邊有巴爾,西秦,羌亞,虎狼環伺。但在燕韓吞併北輿之後,曾一度興盛僅次於蒼月,若沒有後來的連續內亂,燕韓其實已經可以制衡周遭,但錯過了最好的機會。
眼下就是機會。
羌亞,西秦國中動亂,百廢待興,若燕韓同蒼月的協定能維持同西戎,巴爾間的穩定,燕韓將有很長一段安定,且逐步走向興盛的時間……
她不會不動心。
柏靳也拿準了她會動心……
柏靳也不是善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