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天籟 小小語言學家(4)

她和媽媽在浴盆裡一起洗澡,她給媽媽淋水,媽媽也給她淋水。她告訴媽媽:“我們兩個對洗。”

她手上有一個小傷口,非常小,只是一個點。媽媽說:“小傷口。”她馬上糾正:“小傷點。”

我們在談論某人的齙牙齒,她指著我說:“你是平牙齒。”看見我在吃炸饅頭,她說:“你吃炸饅頭,我吃鮮饅頭。”這都是她自己組造的對應詞。

我和她在附近小區玩滑梯,那滑梯是水泥材質的,很粗糙,坐在上面必須用手協助才能往下移。我說:“這算什麼滑梯呀。”她馬上說:“是粘梯。”自造的反義詞,多麼準確。

她自己造形容詞,說她的一件粉紅色衣服是“粉豔豔的”,兒童樂園裡包裹地板和護欄的皮料是“皮絨絨的”。

幼兒是小小語言學家——這絕不是一句戲言,我也絕不是單指啾啾。我在許多幼兒身上觀察到,幼兒對於用詞的準確性不但敏感,而且極其認真,發現誰用錯了詞,每每不肯放過,要加以糾正。

啾啾拿起一張紙,上面有我用電腦列印的紅的畫像。她說:“媽媽。”我問:“誰畫的?”她答:“爸爸印的。”她沒有順著我的問話說“畫”的,而是說“印”的。

她給玩具娃娃餵牛奶,我問:“娃娃吃了嗎?”她扭過臉來瞪我一眼,強調地說:“喝了!”糾正了我用“吃”字的不當。

我用一本本雜誌在地板上連線成長長的橋,然後我們在上面走,她很喜歡這個遊戲。中間有一本雜誌歪了,橋斷了,我說:“寶貝把它搭好。”她說:“我來鋪。”她不說“搭”,說“鋪”,雜誌緊貼著地板,用“鋪”字更準確。

吃帶魚,我不吐魚刺,因為魚刺很脆,她注意到了。我解釋說:“爸爸牙齒大,能把魚刺咬碎,寶貝牙齒太小了,咬不碎。”她糾正說:“我的牙齒嫩,咬不碎。”(2歲)

在超市,我把她放進購物推車裡,她不肯坐,我就讓她站著。她想下來,說:“我不坐車。”想了想,覺得不準確,糾正說:“我不站車。”

那家鄉村賓館的房間裡有許多臭大姐,她見了,很興奮。我們展開了消滅臭大姐的鬥爭。第二天早晨,她看見屋裡有死了的臭大姐,便說:“臭大姐都死了,沒有臭大姐了。”說畢,想了想,自己糾正:“沒有活的臭大姐了。”

我們看圖畫書,我說:“一隻恐龍。”她糾正:“不是一隻,是一頭恐龍。”

小燕買回玉米,我吃了叫好,小燕說是在早市買的,不是在大棚買的。我沒聽明白,問:“什麼大棚?”她聽見了,解釋說:“大名叫集貿市場,大棚是它的小名。”我一聽樂了,她知道她有小名和大名,居然活學活用到了市場身上。我到廚房門口,告訴正在廚房裡的紅,讚道:“太精確了。”誰知她又聽見了,在我背後喊:“不是精確,是準確!”(3歲)

進入三歲,啾啾在語言上的一個新表現是愛追問詞的含義。無論看電視,還是聽大人說話,她常能挑出某個生詞或關鍵詞來提問。有時候,她會自己在心裡琢磨良久,然後在一個彷彿不相干的場合突然提出來,一定要問個明白。

我帶她出去散步,她問我:“什麼是粗心大意?”我講解了,問她在哪裡聽到的,她說在幼兒園裡聽錄音機聽到的。回到家裡,她對媽媽說:“有一個詞對你很適合。”媽媽問是哪個詞,她答:“粗心大意。”

第二卷 天籟 小小語言學家(5)

媽媽在看電視上的球賽,她在一旁,聽見電視裡說球迷,問媽媽:“什麼是球迷?”媽媽答:“就是愛看球賽的人。”她叫起來:“你就是球迷!”接著,給家裡每個人都做了鑑定:“我是玩迷,爸爸是工作迷,小燕是做飯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