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葬花接木】第一幕(第1/2頁)
章節報錯
要說無辜,在場的人,都不可能是清白的。 士族外戚,說不定就是其中的推手。至於他的主子劉宏,那更是推手中的戰鬥機! 雖然世間傳言是他們盅惑天子,獨斷朝綱,權柄滔天,但實際上,他們只是劉家的家奴而已。劉宏是劉家的家主,張讓這些十常侍,只是劉家的管家,其他的只是劉家的爪牙。 他們的權利,始終是來源於劉宏!而他的家主劉宏,其實也是知道太平道的存在的,甚至還給過其某些便利。 大漢數百年,孕育的赤龍之章數之不盡,分出去的赤龍之章更是浩瀚如海。而國庫中典藏的卻是非常少。而太平道透過賄賂宦官,交上來的赤龍運章,比之前透過各種渠道收上來的多得多。這也是他的主子敢容太平道的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士族門閥。 中興大漢之志的劉宏家主,其實也想讓太平道化作一柄‘中興之劍’,狠狠插進士族門閥的心臟,瓦解他們。但,這些都是在暗中進行的。 可惜,事與願違,這一切,都被擺在了明面上了。有些東西,一旦曝光了,就不能容忍其存在,一定要滅! 劉宏環顧一圈,旋即盯著皇甫嵩。 “皇甫嵩,朕命你為羽林中郎將。你率領羽林郎,把告發者唐周、太平道馬元義等所有在洛陽的太平道徒緝拿,若有反抗,格殺勿論!” 劉宏的聲音如同惡鬼之言,讓人不寒而慄。 羽林軍始設於西漢,初為建章營騎,後為羽林騎,東漢之後,置羽林中郎將,率羽林兵郎為皇帝宿衛,另有羽林親衛兩千騎,為皇帝儀仗。 不過,這個羽林中郎將,一直懸空,劉宏根本沒有把這個職位放出去,而現在,他竟然當場置命於皇甫嵩。 眾人大驚。 此刻,沒有一個人敢反駁劉宏的決定。若是換作平常之時,三方勢力不爭個你死我活,根本就不是朝會。 而皇甫嵩本人,此刻也是驚異無比。就這麼升官了?!還是皇帝最親近的武官! 不過他反應非常快,直接應命道:“微臣定當為陛下剿滅神都所有太平黃賊!” “來人,取我中興之劍!”聽到皇甫嵩之語,劉宏眼眸精光一迸,鏗鏘有力道。他說話之時,對著的是張讓,而張讓,侍奉劉宏多年,一眼就知道劉宏的意思。 此言一出,眾人凜然。皇帝陛下一旦使用中興之劍,定會有大事發生! 南朝時,陶弘景書《古今刀劍錄》,記載劉宏在建寧三年令天下名匠鑄造四柄寶劍,名為“中興”。 當時劉宏剛繼位沒幾年,唾棄先帝之黑暗。有一匡天下之心。從中興之名,就可以看出。 皇權爭霸,朝堂爾虞我詐,外戚竇武、陳番專權,各地叛亂不休。 要知道在黃巾起義之前,大漢朝各地在桓靈時期叛軍起義史載有一百七十餘次,但都被世家、豪強無情鎮壓。 宦官誅外戚,幫他掌權。溫柔鄉之中,沉迷酒色。 幫他掌握權勢的宦官,劉宏認為,是最忠心他的,對他跟的話言聽計從。 張讓是我父,趙忠如我母,也是在這樣的局勢下出現的。 宦官權勢遮天蔽日,連世家都不敢忤逆,在這期間,有無數世家被滅滿門。 州刺史,郡太守。這些封疆大吏不少都是宦官的子弟親戚。 世家又如何? 在宦官之勢下,不得不低頭。從而導致張讓門庭若市。 張讓門前,每一日,拜訪者,車五百。 難道這些都是趨炎附勢的小人嗎?大部分都是世家之人。 中興四劍,劉宏視若殺手鐧,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使用。 繼而張讓匆忙離開,很快他就帶著六個小太監捧著三柄中興之劍過來。 劉宏看著三柄縈繞著淡淡神瑞霞光的中興之劍,非常滿意。他對張讓,也非常滿意,只是一個眼神,就能知道他的意思,天底下還有比這樣的人更讓人舒心的嗎?其他士族忠臣?其他外戚?都不可能。 劉宏大手一接,猛地一抽,鏗鏘一聲抽出中興劍,一道龍吼之聲陡然從中興之劍迸發而出。望著中興之間,劉宏滿是得意之色。繼而他把劍插回去。 “皇甫愛卿,朕賜予你一柄中興之劍,見此劍如見朕,若有不服者,殺!!”劉宏滿臉煞氣。 “諾!!”皇甫嵩從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