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時辰,朝會開始。

這一次首輔閣仙官,依舊是沒有來齊,太師呂巖沒來,上將軍秦元謀也沒來,玉將軍潤伯然同樣不在。

甚至,大司徒也沒來。

楊真卿倒是來了,此刻在雲座上,還有中書令,大司空,六部尚書,王神齡等人。

畢竟他們才是主管內政的首輔閣仙官,所以參加朝會的次數也要更多。

朝會上要討論的大事自然是多,所以接下來的一個多時辰裡,都是在將這些事一件一件的丟擲來討論。

終於,那邊吏部尚書出來,開始說要商定幾個空缺的官位,其中,就包括提刑司事中郎。

這個官位不算小了,京州正五品,而且晉升的潛力巨大,不知有多少人盯著這個官位,想要謀求。

不過在選擇京州之地正五品官員的時候,顯然是要十分慎重的,候選者的名單,那必須是由吏部選定,然後提交朝會和首輔閣審議,最終綜合考量各方意見,才能最終確定。

可以說,京州之地,尤其是可以參加朝會的正五品官員,每一個的選擇,都是慎之又慎。

這麼一來,就隔絕了很多資歷不夠想要濫竽充數,還有沒有背景沒有靠山的官員,畢竟,如果是官居高位,也是可以影響吏部選擇人員名單的。

不過這次吏部在人員的選擇上,明顯是有些猝不及防。因為就在昨天,發生了一些事情,這個名單之內的人選,發生了變化。

本來最終可以拿到朝會上商議的候選者,一共有四位,但昨天發生的事情,直接讓其中一個羅文舉,喪失了資格。

這個羅文舉被查出在渤州擔任長史期間,打著修建海防的幌子,中飽私囊,做了不少荒唐事。結果昨天,是東窗事發,被京州的一位御史給查了,如此一來,這羅文舉別說更進一步,就是原本的長史之位也是保不住了。

所以這個名單,從原本的四位,減少到了三位。

立刻吏部一位官員正在宣讀這個官位的候選者名單,果然就是蜀州鄭關傑,京州嶽霄雲,還有京州楚弦。

這三個人,在場官員最瞭解的自然就是楚弦,說實話,很多人都看好楚弦,都說楚弦會打破提刑司推官無法更進一步的怪圈和慣例。

「眼下吏部經過層層篩選,選出的三位候選官員,諸位大人,咱們都說一下看法吧。」吏部那個官員按照慣例,詢問意見。

這個時候就是最關鍵的時候。

支援誰,就要在這個時候毫不猶豫的站出來,否則一旦形成大勢,博取到大部分官員的支援,那麼這件事基本上就沒跑了。

「這個官職是在刑部,那麼,刑部尚書,你來說說意見吧。」雲座上,中書令蕭禹開口說到。

這就叫做掌握先機。

蕭禹自然知道刑部尚書是支援楚弦的,所以他讓刑部尚書先開口,就是為了替楚弦造勢,說起來,蕭禹昨天的確是惱火,但他也慶幸,慶幸沒有選擇那個羅文舉,倘若真的讓羅文舉上來,再被查出問題,那自己這邊,就不好弄了。

所以在蕭禹心裡,還是楚弦穩當,雖然楚弦年紀上是有些欠缺,但聖朝選賢任才,那是不能設立任何門檻的,所以就算是提拔楚弦,那也沒問題,最重要的是,楚弦有這個本事,有這個才幹,這一點人所共知。

那邊刑部尚書點頭,直接道:「既然中書大人讓我先說,那我就先說吧,這三位候選官員當中,我們刑部也的確是有所傾向,我覺得,目前提刑司總推官楚弦,最適合這個官位。」

一句話,毫無保留的支援。

這讓不少官員心中都知道,今天這提刑司事中郎,怕是非楚弦他莫屬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那邊一個御史突然開口道:「周大人,稍等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