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好在楚弦不是普通的官員,見識也比其他同級官員要多得多,而且楚弦早就有過最壞的打算,所以李淵明這一炮打的,實際上沒有起到多少效果。
雖然楚弦知道,自己再說什麼也沒用,再說也只是廢話,而且還會繼續被這位尚書令抨擊和否定。
但這個時候,必須要說,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自己要推行的政令。
這份政令楚弦知道會遇到艱難和阻礙,現在就是頭一個,哪怕是撞的頭破血流,楚弦也要做。
這是他執念,當官的執念,就像是做鐵匠,要立誓打造出一柄神器,就像是煉丹師,發誓要煉製出一枚無上仙丹,對於別人來說什麼都不是,但對於楚弦,這就是他的『目標』。
李淵明不懂的是,他以為這幾句話就可以嚇住楚弦,打擊楚弦,甚至讓對方知難而退,殊不知,楚弦現在興奮的很。
為了仕途的理想而撞的頭破血流,慘烈無比,這是一個逐夢者最大的幸福。
所以楚弦開始『反擊』了。
「尚書令大人所言,楚弦受教,天下之物,包括策略,的確無萬全之術,可失芝麻還是失西瓜這件事,卻是很容易選。不錯,當年太宗聖祖創立聖朝,一切從零開始,從無到有,都沒有可借鑑之處,太宗聖祖睿智,所思土地制度延行數千年,的確是為聖朝輝煌奠定基礎,可萬事求變,這也是道法使然,遇火變水,遇水生木,堅木懼金,金遇火溶,變化之道,道之妙也。」
楚弦的『反擊』顯然也是極為犀利,那邊李淵明眉頭一皺,楚弦接下來的組合拳也是接踵而至。
「尚書令大人,站得高望的遠,所思之事,必然要超過楚弦,然政令之道,在於思謀,在於論述,且兩人為辯,三人方可成論,論事則事成,便是楚弦考慮不周,政令難行,也可集思廣益,修復完善,如此若僥倖成事,其功勞也不在楚弦,何談邀功彰顯?就以尚書令大人之才,必然可想出修補之法,楚弦暫且拋磚引玉,文冊中所寫之法有三,尚書令大人可指正完善,如何中和影響,平息各方,尚書令大人高瞻遠矚,必有良策,待明日可在朝會引論,倘若事不可行,楚弦也不會執著。」
第759章 朝會『戰爭』
這話說的表面客氣恭敬,實際上卻是相當的『強硬』,倒不是楚弦就願意和自己的上官硬剛強懟,這種事情,無論放到什麼時候那都是官場大忌,可有的時候,也不能一味退讓,尤其是,到了楚弦這個官位和地位。
雖說官級上,楚弦不如李淵明,而且還是其下官,但在地位上,楚弦同為首輔閣成員,而作為首輔閣成員,那是比其他官員有特權的。
便如推行政令,一旦是首輔閣官員提出的,別說是李淵明這個尚書令,就算是主管內政的最高官員大司徒,也不可『一票否決』,至少得拿到首輔閣和朝會討論決定。
這便是設立首輔閣的原因,也是首輔閣官員不同於其他官員的最大一點。
李淵明聽完,眼皮微微耷拉,只用眼角一絲目光看著楚弦,那種感覺就像是被某種兇獸盯上一樣。
楚弦卻是坦然面對,絲毫不懼,也絕對沒有不敬之意。
「楚侍郎,你的意思是要拿到朝會上商議,是也不是?」李淵明問道。
楚弦點頭:「朝會可集百官之智,更是聖朝最高行政立策之所,自然是應該如此。」
「哼,那你在超會之前跑來與我說這些,又是意欲何為?莫非是提前通知?告訴本官你這位侍郎大人打算推行新政改革,讓本官給你通行認可?」李淵明直接道出,此刻已經是頗為不客氣。
聽到這話,楚弦便知道今天的事情,目的難以達成,不光如此,情況可能會更糟。可事已至此,楚弦也無話可說,該做的都已經做了,楚弦至少能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