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科技的發展,這一次的作戰已經與過去有了完全的不同。最少此刻諾曼底地區的戰鬥,與《最長的一天》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是因為更大威力的武器,因為更多攻擊的手段,一切都變得更加殘酷起來。

“預備,放……”

終於掌握了制空權的盟軍,開始命令戰艦向海岸前進。剛剛的命令聲,事實是上另外一條此刻依然深在地下的戰線裡發出的聲音。

線導魚雷,對於中華聯邦國防軍海軍來說,已經是一種淘汰的武器。因為中華聯邦使用的是火箭發射,聲音、尾流自導,氧氣發動機魚雷。

儘管中華聯邦已經使用液氫作為“上帝指環”的填料,但在中華聯邦,風力、太陽能提供的無限電力,依然使中華聯邦從海水中提取了近乎無限的“氫、氧”氣體。儘管如此,這兩種華夏元素在中華聯邦依然時刻都有氾濫成災的趨勢。這促使中華聯邦的汽車工廠,拼命試圖開發出使用這兩種原料為能源的發動機。

儘管盟軍在進攻開始之前,派出特種部隊對水下障礙物進行了清除。而且也專門對那種日本人曾經使用過的岸射魚雷進行了搜尋,然而除過障礙之外,諾曼底海岸下是近乎乾淨的。潛水員在那兒除過一些障礙物之外,什麼也沒有找到。

如此這些隱藏起來的岸射魚雷,依然給盟軍帶來了巨大的危險。這些東西都裝在海岸上特定的管道之中,外面的發射口被偽裝起來。從而躲過了盟軍清除海灘上障礙時的,潛水員的攻擊。此刻在那位獨眼的施特龍根中將的命令下,坐在球形艙裡的傷殘士兵們,開始對海岸外面的盟軍戰艦發動攻擊。

“注意,魚雷來襲!”

發也叫喊的,來在戰艦附近進行反潛的,隸屬英國皇家海軍的,由中華聯邦生產的使用“干將II”標準船體的反潛戰艦。直到目前為止,這些戰艦上的“聲納”的效能,依然是盟軍之中最好的一種。甚至是盟軍在“霸王行動”開始之前,才透過特殊渠道向中華聯邦採購來的“最新”的聲納。

其實所謂的“最新”,或者可以換成了中華聯邦海軍“淘汰”的裝備。聲納這東西,製造出來並不難。但製造的極為靈敏,那就拼的是聲學科技了。而世界聲學科技中的前200名學者,是中華聯邦公民。也就是說,世界其他國家想要追上中華聯邦這項科技的進展,還得20年至無窮時間。因為那牽扯到一代學者的培育。

但話說回來,倘若這場戰爭中華聯邦最終勝利,那麼在中華聯邦控制的不僅僅是世界的資源,自然也包括了“天羅地網”計劃指向的人力資源。相信到時世界各國的科技與中華聯邦科技發展的差距,依然只會持續拉大。

“魚雷來襲!”的喊叫聲,在戰艦的角角落落裡四處迴響。海軍指揮官,是來自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司令——斯特。威廉。尼米茲海軍上將。因為此刻太平洋戰爭已經結束,南亞軍事同盟各國除過日本之外,全都加入到了“聯合**”的序列之中。

在太平洋上,這些國家的戰艦並沒有發動什麼進攻。相反他們僅僅只是在各自的專屬經濟區裡巡邏,對於外海的盟軍艦隊與戰機,幾乎是視而不見的。正是因為這樣一種情況,所以太平洋海軍的指揮機構完全被閒置下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太平洋海軍的主力,才能夠來到大西洋上作戰。

此刻切斯特。威廉。尼米茲海軍上將,在一艘“大君主系統”——預警、電子戰戰艦上,艦隊的遭遇他一清二楚。隨著魚雷來襲的報告,他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安排在前面的戰艦,受到了魚雷的打擊。那些線導魚雷都具有磁性以及聲響引信。在“大西洋壁壘”裡的黨衛軍士兵,只需要控制著它們直奔聲響最大的戰艦就好。到了附近,魚雷自然會引爆。

在水下的爆炸,足以損害戰艦的推進系統。好在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