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一月,楊堅派遣行軍元帥樂安郡公元諧率賀婁子斡、郭峻等領軍數萬擊吐谷渾。楊堅給元諧的敕文雲:“公受朝寄,總兵西下,本欲自寧疆境,保全黎庶,非是貪無用之地,害荒服之民。王者之師,意在仁義。渾賊若至界首者,公宜曉示以德,臨之以教,誰敢不服也!”這就是說楊堅之所以採取這樣的軍事行動,它並不是開疆拓土,只是想透過軍事來震懾吐谷渾而已,以求得邊境的長期安寧。楊堅採取這種方針,說句不好聽,也是迫於無奈,畢竟當時隋朝主要精力放在對付北方強大的突厥和對對南方的陳國身上,而對待西方的少數民族只能採取穩妥的、有節制的懷柔政策。且說原以為沒有精力對付自己的吐谷渾可汗誇呂聽聞隋軍來攻,大為震駭,於是悉發國中精銳,從曼頭城至樹敦城一線,甲騎不絕。誇呂令定城王鍾利房率騎三千西渡黃河,連結黨項,阻擋隋軍。元諧率軍出鄯州(今青海樂都),趨青海湖,欲截斷鍾利房歸路。兩軍相遇於豐利山(今青海湖東),展開大激戰,吐谷渾軍敗走。隋軍繼續向青海湖推進,又逢誇呂所遣太子可博汗率勁騎五萬來掩襲,又為元諧所擊退。無諧追奔三十里,俘斬萬計。因楊堅不想與吐谷渾大規模作戰,所以元諧見好就收,致書吐谷渾,喻以禍福,曉示以德,吐谷渾名王十七人、公侯十三人,各率本部來降。隋軍旋即撤回,楊堅以賀婁子斡為涼州刺史,鎮涼州。隋朝對此次戰役後投降的吐谷渾部眾,沒有將他們遷入內地,任意奴役、驅使,而是把他們安置在河南(今青海貴德縣、臨夏市一帶黃河以南),並選擇其降眾中威信較高的高寧王移茲哀拜為大將軍、河南王,以統降眾,保持吐谷渾原部落的特點。次年,誇呂復寇隋邊,隋朝西部邊境多受其害。楊堅大怒命涼州刺史賀婁子斡發涼、甘、瓜、鄯、廓五州兵,深入吐谷渾境,殺男女萬餘口,二旬而還。吐谷渾不久又寇岷、洮二州,但不久又退去。由於吐谷渾屢為隋邊患,且實力強大,為了解決這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楊堅命賀婁子斡想方設法改變隴西、河右地區不設村塢的舊俗,勒民為堡,營田積穀,以備不虞賀婁子斡卻認為這種做法不妥,他上書雲:“隴西、河右一帶,地曠民稀,邊境未寧,不可廣為田種。比見屯田之所,獲少費多,虛役人功,卒逢踐暴。屯田疎遠者,請皆廢省。但隴右之民以畜牧為事,若更屯聚,彌不獲安。只可嚴謹斥候,豈容集人聚畜。請要路之所,加其防守,但使鎮戌連線,烽候相望,民雖散居,必謂無慮。”楊堅採納了他的意見。可是,這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吐谷渾經常寇邊的老大難問題。開皇三年(583)四月,吐谷渾又寇臨洮,旭州刺史皮子信戰死。五月,吐谷渾與突厥聯合寇涼州,為行軍元帥竇榮定擊破。六月,攻掠岷州、臨洮一帶的吐谷渾,為隋汶州總管梁遠擊破於爾汗山(今甘肅岷縣)。不久,吐谷渾又寇廓州,為州兵擊走之。至此之後,再未見吐谷渾寇隋邊的情況。原來,吐谷渾的王族慕容家族再度發生了內亂,使其不得不暫時停止對隋邊的攻掠。吐谷渾誇呂可汗在位多年,年邁後喜怒無常,曾想廢殺太子可博汗。太子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害怕被廢,於是密謀執誇呂降隋,並向隋邊吏請兵援助。隋秦州總管、河間王楊弘上奏楊堅,欲出兵接應吐谷渾太子,不想西邊邊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