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孟浩然於《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寫道“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劉禹錫也在他的《浪濤沙》裡描述過錢塘漲潮:“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白居易在他的《憶江南》中說:“江南快,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重重遊?”同時在他的作品《潮》中寫出了這樣的詩句“早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獨光陰朝復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黃羽翔長年居住於楚中一帶,也曾見過湘江的潮起潮落,但與眼前的壯觀情景相比,真個差得老遠。一時之間,只見潮水急湧而來,如千軍萬馬齊頭並進,潮聲如雷,天地之間,彷彿只剩下眼前洶湧怒吼的潮水。

黃羽翔心神俱醉。天地一下子變得無限擴大,自已是如此渺小,他張開雙臂,仰首望天,縱情感受著這自然界無可匹敵的宏偉!放開心神的一瞬,全身真氣不自禁地流轉開來,以遠勝平時的速度在體內流轉,充斥著每一道筋脈。

他卻全然沒有理會,只是將自己的心神全部投注於天地間無上威力之中。神遊物外,超越生死,無止無境,斗然之間只覺自己似是已成了奔湧的一道尖浪,咆哮著衝向任何敢於擋在身前的異物,重重地衝擊著堤壩,捲起漫天的水花!

黃羽翔感動至極,二十幾年的生活剪影一一浮現眼前,如閃電般飛過,一時之間,眼角微溼。

浪尖一次又一次地拍打在堤壩上,衝力之重,彷彿連堤壩也支撐不止,大地也輕顫起來,似是發出了悲鳴!堤壩上百多個遊客無不退後幾步,以避這天地間的大咆哮。

驚濤拍岸,如雷如轟,潮水倒卷,復又衝上。如此反覆,浪頭漸過。

黃羽翔滿臉水珠,也不知是被水花濺到,還是在情不自禁中流下了眼淚。

天地間的莫大威力,沛然莫之與抗。

“呀!危險!”驀然之間,只聽張夢心一聲驚呼,黃羽翔猛然驚醒,朝張夢心看去。只見張夢心伸手指著他的左手方向,臉上滿是驚惶擔憂的神色。

黃羽翔忙轉過臉去,只見堤邊一個七八歲的小孩正爬上堤欄,旁邊的大人卻離他足有三步之遙,正巧一道巨浪適時捲來。

他暗道一聲不好,心知若是讓那小孩掉落下去的話,別說是一個小孩子,就是如他一般身負上乘武功之人,在這狂湧奔行的大浪裡恐怕也難保住性命!身如驚虹,已然縱身而出。黃羽翔縱出的一瞬,鄭雪濤也聞聲發現了那小孩,跟著也縱了出來。

巨浪拍到,重重地打在堤上,發出如雷鳴般的巨響。那小孩一個立足不穩,腳下一滑,猛地側身翻了下去。

在張夢心與單鈺瑩的驚呼聲中,黃羽翔已經躥至,左手探出,已然撈住了小孩的左腳,右手回伸,抓向堤欄。

堤壩上所有的人都看到了這驚人的一幕,均是在一瞬間停住了呼吸,希望黃羽翔能夠逃出生天。

誰料那堤欄久經潮水拍打,靠向他著手處的那一邊已是生滿青苔,竟滑不留手,他一探手竟沒有抓牢,又被那孩子的下墜之勢所帶,竟是直往下落!

“呀!”滿岸的人齊齊驚呼起來,俱是不盡的惋惜。

“小賊——”單鈺瑩發出一聲驚天動地的哀鳴,聲如杜鵑泣血,淒厲之極。

黃羽翔手沒抓牢,心中便知不妙,但身在空中,渾無半點借力之處。正驚惶之間,只覺身子一緊,下墜之勢稍減,已被人拉住了。

黃羽翔身形墜下的一瞬間,鄭雪濤心中閃過無數個念頭:這小子曾經摺辱過自己,想自己出道以來,從來沒有被人如此愚騙過,黃羽翔實是他的敵人,確實是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