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的時代,他“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耳濡目染之下,雜七雜八的也瞭解了很多。

深知企業能否興旺發展,和管理經營理念有莫大關係的宋哲武,早在淶源時,就給興華這個他夢想中的世界最著名企業,制訂了一整套的科學管理方法和制度草案。並且和李如娟、孫佳惠、李如松等人就管理問題長談過一番。

透過那次長談,不僅讓孫佳惠、李如松兩人從此對宋哲武佩服得五體投地,更讓李如娟在看著宋哲武的目光中,蘊含著的無限的愛戀變的更濃了。

對於宋哲武的這個理念新穎的管理草案,幾人回去仔細研究了一番後,都大感鼓舞,根據現實情況,又做了一些修改後,最終形成了《興華公司管理行為規劃綱要》。

宋哲武認為,如果中國的民營企業都能照此去辦理,中國的民營企業還會發展的更快一些,十年或者幾十年後,就必然會產生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型跨國公司,而興華就是這一趨勢的催化劑和孵化器。

當然,任何企業要想得到長足發展,並且長盛不衰,不是僅靠先進的管理理念就能夠做得到的,它還需要發展方向正確,經營得法,以及有強大的科研創新能力。尤其是這最後一點,更是重中之重。

在第四路軍的科學研究院裡,那些科研院所的裝置和研究經費,配備得很齊全也很充足,在一些科學領域裡,因為有宋哲武的參與,甚至也可以說是當今這個時代最先進的,唯一缺少的,就是科研人員。

可是,民營企業情況就不同了,它們絕大多數對企業的應用技術並不很重視,更不要說科研裝置和經費了,都是把目光僅僅定在了眼前的利益。

現在不要說一般的民營企業,就是興華公司的科研力量也要薄弱的多,它使用的技術幾乎都是第四路軍科學研究院提供的。這種狀況,短時間內還可以,長此以往那可是絕對不行的。

因此,宋哲武決定把興華公司分拆成興華電子公司、興華化工公司、興華製藥公司、北方織染公司、北方糧食加工公司、北方建材公司、興華新技術與新產品開發推廣公司等七大公司。在這些公司內部,都要設立專業科研機構,形成自己的科研體系。

雖然北方投資發展銀行也是宋哲武的產業,可是宋哲武並沒有把它現在就納入興華體系內。這主要是因為北方投資發展銀行現在在名義上還是外資銀行,而外資銀行行事會很方便。

可是,如果打上他宋哲武的烙印,納入興華旗下,許多事情再由北方投資發展銀行出面就不妥了,至少由它代發晉鈔就會被人認為這是他宋哲武在假公濟私,甚至是中飽私囊。

興華電子公司、興華化工公司、興華製藥公司,都是宋哲武認為興華以後要遵循的發展方向。

別人不清楚,他這個穿越人士可是清楚得很,這三家公司所代表的行業,可都是幾十年後大為興盛的行業,現在說來,它們還都是朝陽行業。

工業化**之後,接續而來的就是電子資訊**,這個制高點他是絕對要先搶佔的。而且不僅是電子、醫藥和化工領域也都會迎來一個極其興盛的大發展時期。

北方織染公司、北方糧食加工公司這兩個公司,其實早在半年前就成為了股份公司,就是現在剝離出去也是可以的。而且麵粉增白劑和熒光增色劑的獨有技術相對簡單,不可能保持的太久,如果早些交給民營,還可以扶持他們一段。

只不過,現在這兩個公司的盈利還是宋哲武所需要的,這要等到他的電子公司、化工公司和製藥公司的產品投向市場後,那時他才會把這些低端產品公司剝離出去。

還有一點,那就是宋哲武認為,這兩家公司的規模還不算很大,它還應該增添一些裝置,在管理和技術上來說,要成為真正的現代企業,它們還需要一段時